2017年黑龙江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适用院系@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流音变
【答案】(1)语流音变的内涵
语流音变指的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2)语流音变的类型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①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比方北京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h /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②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比方北京话的上声是个发起来比较费力的低曲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调同“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③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
h 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高元音/iuy/除外)央化。比方北京话口语中“木头”/mutou/弱化成
/muth o/“妈妈”/mama/弱化成/ma/。
④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
214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称作“合音”。比方北京话的“你们”/nimon/常说
21421421451成[nim], “我们”常说成[wom]]或[m],“豆腐”/toufu/说成[tou5lf‘]; 三词都发生了音位的脱落,前两词还发生了合音。
总之,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2.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声调?
【答案】声调主要是指某些语言中每一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声调在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 说明书面语的保守性。
【答案】(1)书面语保守性的含义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因而和口语基本一致。但是,口语容易变,书面语比较保守,因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书面语会落后于口语的发展,产生言文脱节的局面。
(2)书面语的保守性产生的原因书面语具有稳定性,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而流传下来,这是造成书面语保守性的主要原因。
人们只能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这种情况促进口语的演变。可是人们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书面语,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书面语,能够模仿早一时期的书面语写文章,因而口语中己经消失的词语和句式,往往在书面语里继续保留。宗教经典,法律条文,它们的权威性叫人们不敢轻易改动其中的字句,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哲学的名著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因此在书面语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的条件下,往往会形成书面语和口语的脱节。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古代罗马,都曾出现过这种情况。
总之,书面语具有保守性,会导致文言脱节的现象产生,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文字的使用限于少数人,也就是多数人是文盲的条件下才能维持。一旦文化得到普及,这种情况就必定要被打破,与口语相适应的新书面语一定会取代古老的书面语。
5. 世界诸语言大致可以分成哪些语系? 我国境内有哪些语系的语言?
【答案】(1)世界诸语言按照亲属关系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一含语系、伊比利亚一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马来一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它一些语基和语言。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马来—玻里尼西亚和印欧五个语系,此外,还有系属不明的朝鲜语和京语。
6. 请说明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答案】(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的主要东西,是词汇中稳固的部分,而一般词汇则是词汇中流动的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地得到丰富和充实。
(2)在词汇的发展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互相影响的。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发展的基础,利用原有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的新词不能脱离基本词汇中的词。在基本词汇基础上产生的新词,开始的时候都是一般词汇中的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中有些词也可以进入基本词汇,使基本词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7. 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答案】语言和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1)区别
①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③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④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⑤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2)联系
①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个人头脑中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或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也是来自对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观察和概括。
②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因为语言系统是一套社会惯例,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符合这种社会惯例。违反了这种社会惯例,说出来的就可能不成话。
8. 元音和辅音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案】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
(2)发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就比较急。
9. 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构词法和构形法在形式上都反映为重叠形式,但二者所反映的实质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构形法
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构形法一般有: ①附加法
在一个词的末尾添加一定的附加词素的方法称为附加法。作为构形法的附加法是指给词干附加词素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中的动词read ,在其词末尾加上-ing ,-ed 等附加词素,将一般时的动词变为进行时和过去时,不改变词的意义,只改变了词的形式。
②内部屈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