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03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主要核对企业财务记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是( )

A. 管理审计

B. 内部审计

C. 外部审计

【答案】C

【解析】外部审计是由外部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选派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估。主要核对企业财务记录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 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 )将为企业创新提供异常丰富的机会。

A. 观念的改变

B. 人口结构的变化

C. 行业和市场结构变化

D. 新知识

【答案】D

【解析】一种新知识的出现,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新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是最受企业重视和欢迎的。

3. 某企业到了2月底,发现甲产品一季度计划才完成500/a}便采取日夜轮班生产来平衡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偏差; 发现乙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时决定立即减少或停止这种产品的生产。这些措施( )。

A. 均属于前馈控制

B. 均属反馈控制

C. 前者属于前馈控制,后者属于反馈控制

D. 前者属于反馈控制,后者属于前馈控制

【答案】C

【解析】题中,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效率较低,第一季度结束之前,进行调整的行为属于前馈控制; 乙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损失己经产生,在损失的基础上采取对策的行为属于反馈控制。

4. 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

A. 如何改善生产条件

B. 如何完善营销网络

C. 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D.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则其决策重点通常在于:①如何改善生产条件; ②如何扩大生产规模:③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等。

5. 通过寻找物证、人证来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的方法是( )

A. 查证法

B. 比较法

C. 佐证法

D. 逻辑法

【答案】C

【解析】查证法是指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来验证信息是否可靠的方法; 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渠道的同类信息来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的方法; 逻辑法是指通过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逻辑分析,以判别是否存在前后矛盾、夸大其词、违背情理等现象的方法。

6. 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的( )职能。

A. 控制

B 组织

C. 领导

D. 决策

【答案】A

7.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提醒人们要避免哪种心理效应带来的弊端? ( )。

A. 黄灯效应

B. 当局者迷

C. 从众效应

D. 乐队效应

【答案】A

【解析】黄灯效应是对决策过程中人们冠冕堂皇进行拖延的一种形象比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强调决策要有效率。

8.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 价值观层、精神层

B. 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伦理

C. 制度层、显现层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组织文化中最能体现组织文化根本特征的内容包括下面几点:①组织的价值观,它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组织所信奉和推崇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及指导上述活动的一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日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等。②组织精神,它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③组织伦理,是一种微观的道德文化,它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和基础。一方面,组织伦理是一种善恶评价,可以通过舆论和教育力一式,影响员工的心理和意识; 另一方面,组织伦理又是一种行为标准,可以通过规章、习惯等成文或不成文的形式,调解组织及员工行为。

9. 以下属于经营比率的是( )。

A. 流动比率

B. 资金利润率

C. 负债比率

D. 固定资产周转率

【答案】D

【解析】经营比率又称活力比率,是与资源利用有关的儿种比例关系。它们反映了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和各种资源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固定资产周转率衡量的是固定资产的适用效率,属于经营比率的范畴。

10.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

B. 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

C. 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

D.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答案】A

【解析】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并不是自发形成的。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