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教育学基础(含教育心理学)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重庆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52
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60分)
1.精加工策略
2.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
3.奥苏伯尔和鲁宾逊解决问题模式
4.练习曲线
5.态度的构成
6.智力
7.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8.教育制度
9.教学策略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同90分)
1.什么叫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试分析它们对学习的影响。
2.什么是熟练操作?熟练操作有那些特征?
3.如何认识教育两大功能的关系?
4.什么是教育目的内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5.根据我国实际,参照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你认为我国的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6.试分析经济发展对课程变革的影响。
7.谈谈核心课程的优缺点,分析在何种情形下适宜采用核心课程?
8.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9.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如何看待我国近期推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52
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60分)
1.精加工策略:指对学习材料做精细的加工活动,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材料的意义得到充实或理解,从而易于记忆。这是认知信息加工策略中的一种。已有大量实验证明:精加工是一种有效的编码方式,它为提取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内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简单地说,精加工就是自己精心编制一个合适的提取线索,将此线索与需要回忆的内容联系起来,需要时,可根据这一线索将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准确、迅速地提取出来。精细加工将新学习的材料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包括人为联想策略和内在联系策略,可以促使大脑对信息的理解。
2.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产生式是指人经过学习,其头脑中也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conditions)和动作(actions)组成的指令,即所谓的条件—活动规则(简作C—A规则)。产生式系统指“一套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