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淮北师范大学数据结构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应用题

1. 将关键字序列(7, 8, 30,11,18, 9,14)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下标从0开始的一维数组。散列函数是:

列法,要求装填(载)因子为0.7。

(1)请画出所构造的散列表。

(2)分别计算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答案】(1)要求装填因子为0.7, 数组的长度应该为7/0.7=10, 数组下标为0〜9。各关键字的散列函数值如下表:

采用线性探测法再散列法处理冲突,所构造的散列表为:

(2)查找成功时,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表中每个元素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是根据表中元素个数来计算平均查找长度,各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如下表所示:

故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1+1+1+1+3+3+2)/7=12/7。

在不成功的情况下,由于任意关键字key , H (key )的值只能是0〜6之间,H (key )为0需要比较3次,H (key )为1需要比较2次,H (key )为2需要比较1次,H (key )为3需要比较2次,H (key )为4需要比较1次,H (key )为5需要比较5次,H (key )为6需要比较4次,共7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所以,在等概率下,查找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为:(3+2+1+2+1+5+4)/7=18/7。

处理冲突采用线性探测再散

2. 假定有下列,矩阵(n 为奇数)

如果用一维数组B 按行主次序存储A 的非零元素,问:

(1)A 中非零元素的行下标与列下标的关系;

(2)给出A 中非零元素的下标

位在B 中的位置公式。

【答案】(1)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坐标是i=j,副对角线上元素的坐标i 和j 有

所以A 中非零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的关系是或 的关系,与B 中的下标R 的关系; 给出利用的下标定(3)假定矩阵中每个元素占一个存储单元且B 的起始地址为(2)非零元素分布在两条主、副对角线上,除对角线相交处一个元素(下称“中心元素”)外,其余每行都有两个元素。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在向量B 中存储的下标

副对角线上的元素,在中心元素前,在向量B

中存储的下标是

在中心元素后,其下标如下:

(3)在B 中的位置如下:

3.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合并排序中:

(1)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哪种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哪种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哪种排序方法?

(2)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哪种排序方法?

(3)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排序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哪种排序方法?

(4)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排序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哪种排序方法?

【答案】(1)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2)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3)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

(4)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4. 画出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两棵不同的二叉树。

(1)按前序遍历二叉树的顺序为ABCDE 。

(2)高度为5其对应的树(森林)的高度最大为4。

【答案】(1)满足条件的二叉树如图1所示:

图1

(2)满足条件的二叉树如图2所示:

图2

5. 主机H 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Internet , IP地址为

题 a 表

服务器S 的IP 地址为211.68.71.80。H 与S 使用TCP 通信时,在H 上捕获的其中5个IP 分组如题a 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题a 表中的IP 分组中,哪几个是由H 发送的? 哪几个完成了TCP 连接建立过程? 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