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8岁,查体发现血压150/94mmHg,B超双肾多发性囊肿,肾脏失去正常结构。父亲58岁时死于尿毒症,哥哥B超肝脏及双肾多发性囊肿,有脑动脉瘤出血史成人多囊肾血尿的主要原因() A.高血压。 肾小球损害。 肾小管损害。 囊肿血管破裂。 尿路感染。
导致心肌供氧减少的因素有很多,除外() 二氧化碳分压过低。 心动过速。 动脉舒张压过低。 前负荷增加。 二氧化碳分压过高。
患者女,45岁,因“渐进性肢体麻木6个月”来诊。6个月前始出现双侧足趾麻木,此后症状逐渐向上发展,出现双膝麻木、针刺感,1个月前出现双侧股部和双手麻木感,并出现双手活动不灵活。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足固有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稍低,双侧踝反射消失,双侧膝跳反射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对称,双侧膝关节以下振动觉、针刺觉明显减退,双手轻触觉和针刺觉减退,龙贝格(Romberg)征(-)。神经传导测定:运动传导测定双侧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运动传导速度正常,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正常,感觉传导测定示双腓肠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未引出,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明显降低。F波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正常。肌电图:双侧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最不可能的病因是() A.缺血性(血管炎性)。 中毒。 营养障碍性。 糖尿病性。 遗传性。
男,38岁,查体发现血压150/94mmHg,B超双肾多发性囊肿,肾脏失去正常结构。父亲58岁时死于尿毒症,哥哥B超肝脏及双肾多发性囊肿,有脑动脉瘤出血史成人型多囊肾遗传的囊肿基因位置在() A.第10号染色体。 第5号染色体。 第7号染色体。 第15号染色体。 第16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为去甲肾上腺素。 缩短有效不应期。 可促使异位节律的产生。 与心肌细胞上的α受体结合。 增加心肌收缩性。
患者男性,55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并胸闷、气促一周。体检:半卧位。口唇发绀,体温38.5℃,脉搏120次/分,血压95/60mmHg。呼吸36次/分,颈静脉怒张,双肺散在于湿性啰音,双下肢水肿,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左下肺片状阴影,右房、右室增大。血气分析:pH7.20,PaO240mmHg,PaCO255mmHg。在机械通气前,患者的氧疗方法应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