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膀胱的MR检查,错误的是() 呈均匀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 膀胱内尿液富含游离水。 膀胱壁能够清晰显示,与肌肉信号相类似。 膀胱周围脂肪组织在T1WI呈高信号,在T2WI呈低信号。 可以有化学位移伪影。
患儿男,9个月,体态较胖,发热、咳嗽4天,加重伴气促2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查体:体温37.9℃,呼吸46次/分,咽部充血,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率140次/分,肝脏肋下1.0cm,血常规WBC8.2×10/L,L0.72,CRP正常,胸片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阴影,伴明显肺气肿。关于本病病情严重的危险因素包括()。 A.年龄≤3月。 早产出生。 非母乳喂养。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慢性肺部疾病患儿。 以上均不是。
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 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说法正确的是()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积极合理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中晚期治愈十分困难。 病程多数漫长,有缓解和活动交替发生的特点。 治疗应断断续续。 治疗疗程常需2年以上。
男,23岁,8月16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6.8×109/L,N0.64,L0.36,RBC3.2×1012/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伤寒。 乙脑。 败血症。 疟疾(间日疟)。 急性血吸虫病。
粒细胞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