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民国时期专门维护商人各自行业利益的法定组织是( )

A. 行会

B. 商会

C. 会馆

D. 同业公会

【答案】D

【解析】同业公会为民国时期依法成立的工商业者的同业组织。1929年国民党政府公布《工商同业公会法》后,所有的城市工商同业组织都改成同业公会。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 )

A. 晋察冀根据地

B. 冀鲁豫根据地

C. 湘鄂赣根据地

D. 陕甘宁根据地

【答案】C

【解析】湘鄂赣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又称湘鄂赣苏区。1928年7月,平江起义成立的红军第5军和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推动了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同年11月,红5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留下的一部红军编为红军支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

3. 有关北洋军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

B.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国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C. 代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

D. 建立者是袁世凯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只是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4. 1928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规定( )为国民政府军政最高机关。

A. 最高法院

B. 建设委员会

C. 军事委员会

D. 侨务委员会

【答案】C

【解析】1928年2月2日至7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规定:国民政府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举委员若干人组成,其中推定常务委员5至7人、主席1人,下设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并设最高法院、监察院、考试院、大学院、审计院、法制局、建设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为国民政府军政最高机关。

5.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大力提倡进行社会调查。为此,1930年5月他专门写了《调查工作》一文,该文提出( )。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反对本本主义”③“调查就是解决问题”④“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⑤“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⑥“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大力提倡进行社会调查。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推进

1930年5月他专门写了调查工作的进行,《调查工作》一文,该文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革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科学论断。号召那些“本本”、犯有教条主义的人,树立“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斗争路线”,“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这篇文章发表后,毛泽东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6. 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方针是( )。

A. 综合发展

B. 平衡发展

C. 重点发展重工业

D. 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7. 云南和贵州两省的独立发生在( )时期。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1915年底由于袁世凯复辟称帝,云南将领蔡锷、唐继尧等人统一各派力量,在云南首举义旗,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分三路讨袁,其后不久贵州省宣布独立。

8.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B.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C. 是先进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 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实际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9.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工资改革

C. 物价改革

D. 增强企业活力

【答案】D

【解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系统地阐明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増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②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③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④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⑤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⑥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