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发热10d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瘀点和瘀斑,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外周血象:WBC33.54×109/L,Hb75g/L,PLT31×109/L,血涂片检查发现原始(幼稚)细胞。M3患者常检出融合基因(提示多数白血病患者恶性细胞存在克隆染色体异常,并累及相应基因,检测这一变化有助于建立正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明确疾病预后。)() A.AML1/ETO。 PML/RARα。 CBFB/MYH11。 DEK/CAN。 TEL/AML1。 BCR/ABL。
患者女,52岁。主因于2周前出现下肢浅硬条索,色紫红,自觉疼痛、瘙痒,且周围皮肤有灼热感。查体:双小腿散见紫红色浅静脉条索,长5~10cm。周围轻度红肿,按之疼痛明显。双侧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双足抬高苍白试验(-)。该患者下一步的治疗为() A.休息,抬高患肢。 B.热敷。 C.予以非甾体抗炎药。 D.抗凝。 E.溶栓。 F.介入治疗。
男孩,3岁,郊县人,因发热3天,头痛,喷射性呕吐4次,神萎,嗜睡,1995年8月就诊。体检:体温39.8℃,神志清,神萎,入睡状,咽充血,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软,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亢进,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化脓性脑膜炎。 脑性疟疾。 流行性乙型脑炎。 钩端螺旋体病。
患者女,52岁。主因于2周前出现下肢浅硬条索,色紫红,自觉疼痛、瘙痒,且周围皮肤有灼热感。查体:双小腿散见紫红色浅静脉条索,长5~10cm。周围轻度红肿,按之疼痛明显。双侧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正常,双足抬高苍白试验(-)。结合该病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应注意引起继发性浅静脉炎的病因。 B.以抗凝治疗为主。 C.如大隐静脉血栓应注意密切观察。 D.浅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 E.需复查超声。 F.本病常伴发于长时间或反复静脉输液。
男孩,3岁,郊县人,因发热3天,头痛,喷射性呕吐4次,神萎,嗜睡,1995年8月就诊。体检:体温39.8℃,神志清,神萎,入睡状,咽充血,颈有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软,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亢进,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假如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抽搐,紧急应用的药物是() A.用地西泮肌内注射。 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 用5%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20%的甘露醇静脉注射。 肌内注射安乃近降温。
对肿瘤病人的体检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