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超级市场的含义是什么?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此? 你认为应该主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
【答案】(1)超级市场的含义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
(2)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
①行业集中化的要求
行业集中化就是指在一个行业中,由于少数企业享有竞争优势,逐渐扩大规模,从而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大多数市场份额。
农产品及食品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效果明显,他可以带来产品采购、仓储、配送、促销、研发、培训等许多方面的规模优势。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产生一开始就带来了大量流动摊贩和小商店的破产,因此零售行业集中化的演进,要求零售企业走向连锁化; 反过来,连锁企业凭借规模经济的优势,通过投资建新店,兼并、收购等方法又大大地加快了零售业集中化的趋势。
②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
农产品通过连锁经营,商业零售企业具备了联购批发功能,减少了交易环节,节省了采购费用; 各个分店的进货就不再是交易行为,而是企业内部的一种协作关系,从而也减少了谈判交易费用; 逐步把外部市场交易纳入企业内部,实现了最少的环节、最低的浪费、最高的效率。
③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
农产品连锁经营能够有效地降低预测性生产方式的巨大不确定性,总部可以将这些需求信息反馈给农业的“龙头”企业,从而可以使农民从预测性生产转变为订单性生产。
(3)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条件
①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
②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具有较高的购买力,城市为连锁店的建立或网点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4)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策略有:
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②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统购分销这一竞争优势得以发挥的中心环节,配送中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高度集中的采购与配送行为,使流通规模扩大,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配送中心可以通过配送作业的规模经济,降低流通费用,有效地减少了门店的库存,加速了鲜活农产品的流转,从而增强了农产品连锁经营的竞争优势。对农产品营销企业来说,可以考虑选择他有型或共有型农产品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与连锁经营的对接。
③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
有品牌的农产品相对于无品牌的农产品来说,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为存在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所以农产品竞争不仅表现为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且会发展成为超越价格和质量的品牌竞争。
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不同等级的农产品才能实行不同的定价,同一等级的农产品在不同的连锁店中才能一致化。包装、规格、重量、内容等标准化以后,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
2. 你认为农业家庭经营演变的国际经验是什么?
【答案】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
(1)大量的旧式小农被消灭,剩下一些也不起主导作用;
(2)农民并没有被农业工人所取代,农业中占大多数的依然是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的家庭农场,而这些家庭农场无论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还是在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发达国家的集体农场较少,家庭农场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是主要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在取消集体农场,采用家庭经营的组织方式后生产率提高。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清楚地显示,家庭农场的效率高于而且优越于按其他劳动组合模式建立的农业生产组织。日前,集体农场在世界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所有工业化国家几乎不存在,那些在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的集体农场的建立常常是非自愿的,而且其生存也往往取决于政府的各种补贴。研究表明集体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
3. 你认为农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会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农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会发挥的作用包括:
(1)农业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农民建立合作社以后,会进一步促进和提高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原因:
①可以将自己搞不好或搞不了的事情交给合作社来经营,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自己专注于某项产品或某个生产环节的生产;
②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用生产资料、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加工、储藏和销售等服务。
(2)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
农业合作社是对市场的某种替代,是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由此形成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一个市场,农民的交易行为被内在化到合作社当中来进行。由于社员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并将符合要求的农产品交售给合作社,大大降低了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
(3)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和农业专有资产的损失
农业生产当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资产带有专有性,如果不用于所经营的种养业,将难有它用,处理这些资产的价值将非常低廉。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农产品有了可靠的销路,各种农业专有资产可以得到长期的充分利用。
(4)农业合作社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寻求规模经济
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社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提高产品的售价; 通过扩大外部经营规模来提高农业机械等设备的利用率,寻求规模经济。
(5)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农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为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起推动作用。农业合作社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中介,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持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的稳定与均衡,改善农民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 请比较食品质量安全的不同定义。
【答案】食品质量安全: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
①世界卫生组织定义食品安全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指为保证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②美国学者Jones 定义绝对安全性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物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即食物绝对没有风险。相对安全性是指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③中国食品安全定义对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被加工和(或)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保证。
5. 请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答案】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包括:
(1)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
为了保证农产品等加工原料的稳定供应,以及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