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侨大学华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诠》
【答案】《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
2.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它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孳乳现象,即古汉语中有些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项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的现象。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3. 《康熙字典》
【答案】《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十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4. 喻三歸匣
【答案】喻三归匣是古代音韵学的一种描写声母变化的术语,是以曾运乾以中古音韵推演上古音韵得出的规律。宋代提出了“见溪群疑,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影晓匣瑜,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来日”这三十六声母,反映的是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与之相较,上古声母系统中声母共有三十二个,有的要合并,有的要分出一些。而其中,唐宋以后的喻母在上古分为两类,一类与匣母相同,一类接近定母。前一类即所谓“喻三归匣”。
5. 平仄
【答案】平仄是指诗文的韵律。它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二、填空题
6. 《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___部。
【答案】214
【解析】《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7. “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___。
【答案】肉汤
【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
8. 隋陆法言编定《____》,宋陈彭年增广修订为《____》,其书206韵,按____四声分卷。
【答案】《切韵》;《广韵》;平、上、去、入
【解析】《切韵》系隋代陆法言著,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己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广韵》共分4卷,平声1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9. 所谓“五经”,包括《周易》、___、《诗》、《礼》、___。
【答案】《尚书》; 《春秋》
【解析】“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三、分析题
10.根据“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的古字形和本义。
败 斤 元 载 寸
【答案】(1)败:会意。从贝,从攴。本义:毁坏,搞坏。
(2)斤:象形,本义:砍木头用的斧子。
(3)元:会意。从一,从兀。本义:头。
(4)载:形声。从车(去掉车后的部分)声。本义:乘车。
(5)寸:指事。从又,从一。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11.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用现代汉语解释相关部分。
(1)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2)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于诸侯。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6)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
【答案】(1)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也就是给……喝。
(2)臣:名词用如动词。可译为“称臣”。
(3)朝: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朝见”。
(4)①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少”。
②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轻”。
(5)免: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脱身”。
(6)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高”,这里有“推崇”的意思。
12.分析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并简要分析。
贼 益 雅 向 取
【答案】(1)贼: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2)益:会意字,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溢出。从皿,从水。
(3)雅:形声字,从佳,从牙,牙亦声。
(4)向:象形字,从宀,从口。
(5)取:会意字,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
13.请指出以下汉字的形体构造各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答案】(1)的:形声。从白,勺声。
(2)碧:形声。从玉,从石,白声
(3)鹿:象形。
(4)看:会意。从手下目。
(5)臭:会意。从犬,从自(鼻)。
(6)爨:会意。
(7)寸: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