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技术(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关于数据仓库的特性( )。
A. 面向主题的特性是指在组织数据仓库数据时,需要将各种分析需求归类并抽象,形成相应的分析应用主题,并根据分析应用主题的数据需求设计和组织数据
B. 集成特性是指需要将业务系统中的所有数据抽取出来,载入到数据仓库中
C. 集成特性是指需要将企业整个架构中的各种数据和应用集中到数据仓库中
D. 随时间变化性是指数据仓库中的每个数据单元一般都有时间标志,且其中各种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会随时间变化被经常修改
【答案】A
【解析】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集成、非易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基于传统数据库技术,主要目标是研宄如何更有效的组织大规模复杂的数据。
数据仓库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是研宄如何将大规模复杂的数据更有效的组织用于方便使用的技术。
2. 下列约束中能确保一个函数依赖是完全非平凡函数依赖的是( )。
A. 仅当其右边的属性集是左边属性集的子集
B. 仅当其右边属性集中的属性都不属于左边的属性集
C. 仅当其右边属性集中至少有一个属性不属于左边的属性集
D. 仅当其右边属性集中的属性都属于左边的属性集
【答案】B
【解析】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一个或一组属性的值可以决定其它属性的值。仅当其右边属性集中的属性都不属于左边的属性集时可以确保一个函数依赖是完全非平凡函数依赖。
3. 以下定义的4个视图中,能够进行更新操作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视图更新操作的限制,A 项的视图数据来源于多个基本表,所以不能进行更新操作。B 项的视 图数据来源于一个基本表的聚合结果,所以不能进行更新操作。D 项中视图不含有基本表的主码,所以不能进行 更新操作。
4. 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 )。
A. 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B.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
C. 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
D.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答案】B
【解析】在将局部E-R 模型集成为全局E-R 模型时要解决三类冲突:属性冲突、结构冲突和命名冲突。冗余问题、插入问题、更新问题和删除问题属于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
5. 事务活锁又称为事务的饥饿,为了避免数据库出现事务活锁,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 使用先来先服务策略处理事务请求
B. 使用两阶段锁协议
C. 对事务进行并发调度
D. 使用小粒度锁
【答案】A
【解析】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当多个事务请求封锁同一数据对象时,封锁子系统按请求封锁的先后次序对事务排队,数据对象上的锁一旦释放就批准申请请求队列中的第一个事务获得锁。
6. 下列关于函数依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函数依赖
确定
C. 函数依赖具有传递性
D. 在关系R 中,如果属性A 依赖于属性B , 这种依赖正式记作:
【答案】D
【解析】函数依赖,顾名思义,就是属性之间存在着类似于数学中函数的一种数据依赖关系。
中,A 称为决定因素 B. 在关系R 中,属性B 依赖于属性A , 则说明当属性A 的值确定之后,属性B 的值也就随之
设
是属性集合,R (U )是U 上的一个关系,X 、Y 是U 的子集。若对于R (U )下的任何一个可能的关系,均 有X 的一个值对应于Y 的唯一具体值,称X 函数决定Y ,或者Y 函数依赖于X ,记作其中X 称为决定因素。
7. 在执行查询语句时,DBMS 从数据字典中调出相应的内模式描述,并从模式映象到内模式,从而确定应读入的( )。
A. 逻辑数据
B. 物理数据
C. 操作序列
D. 优化策略
【答案】B
【解析】内模式也称为物理模式,在DBMS 中内模式描述信息通常保存在数据字典中。
8. 有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职称,基本工资),其中基本工资和取值与教师职称有关,实现这个约束的可行方案是( )。
A.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视图
B.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存储过程
C. 在教师表上定义插入和修改操作的触发器
D. 在教师表上定义一个标量函数
【答案】C
【解析】触发器是一种无需用户调用的特殊的存储过程,当数据库系统进行特定的操作发现有触发器定义时就会执行触发器定义的功能,从而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以保证业务的处理任务自动进行。
9. 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 )问题。
A. 不安全
B. 死锁
C. 死机
D. 不一致
【答案】D
【解析】对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会带来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10.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与( )有关。
A. 正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可靠性
B. 正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C. 正确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可靠性
D. 正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