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9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6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23

2017年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近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30

一、名词解释

1. 三元里抗英

【答案】三元里抗英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州地区的人民群众因对奕山等向英军的求和行径无比愤怒而奋起抗击英军的一次战争。1841年5月29日,盘踞四方炮台的英军窜到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抢掠行凶,群众奋起抗击,打死英兵数人,其余的仓皇逃走。为防止英军报复,群众决定联络附近103乡义勇共同抗英,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士绅,也加入了抗英斗争的行列,成为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次日,三元里数千义勇向四方炮台进攻,英军反扑失败,当晚英军向四方炮台退去。三元里人民乘胜追击,广州附近数万群众也纷纷赶来支援,包围了四方炮台。侵略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奕山派知府余保纯前往解围,强迫解散群众队伍。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2. 洪仁矸

【答案】洪仁讦(1822~1864), 广东花县人,是“拜上帝会”的最早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1856年,天京事变后,他从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仁幵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并在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新的主张,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斗争纲领。洪仁矸的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农民战争相比,在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大的进步。天京陷落后,洪仁开在江西被俘,不屈被杀。

3. 《五四指示》

【答案】《五四指示》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为了正确地解决土地问题发出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指示》的意义在于肯定农民的土地要求,表明了共产党改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即由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为解放战争的顺利奠定基础。这一指示和后来在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方法有所不同。它适应当时的局势,采取了反奸、清算、减租减息以及查黑地等办法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来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目标,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结成

反帝、反封建、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广泛统一战线。从此,解放区的土改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4. 唐宋内阁

【答案】唐宋内阁是袁世凯政权第一届内阁。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在南京组织第一届内阁。唐内阁的要害部门受袁世凯控制;宋教仁等四个同盟会员被分到了农林、工商、司法、教育等四个部门,在连同唐绍仪在内的十个阁员中,同盟会员占半数,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或“唐宋内阁”。

5. 中统

【答案】中统是国民党C.C 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

6. 东西文化论战

【答案】东西文化论战是指五四运动前后关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特点、性质及相互关系问题的思想学术论争,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主要集中于比较东西文化优劣、东西文化能否调和及东西文化如何结合的实践问题。这场大论争尽管无法解决提出的所有问题,但争论本身则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科学与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作出了贡献。

7. 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

【答案】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22年在巴黎成立,主要负责人是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下设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其主要活动是在旅欧学生和华工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旅欧总支部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和领导旅欧华人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为争取中国革命的国际援助和支援国内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后因主要负责人陆续回国,逐渐停止了活动。

8. 《穿鼻草约》

【答案】《穿鼻草约》即鸦片战争中,英国代表义律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鸦片战争爆发不久,道光皇帝便向英国求和,于1840年11月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英国代表义律私拟了《穿鼻草约》,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等地通商,归还定海等。这只是义律单方方面的行动,中英双方未正式签约。事后,两国政府都不承认这项草约。

二、论述题

9.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是怎佯趁火打劫侵吞中国大片领土的?

【答案】中俄之间本无边界问题,但由于沙俄极力推行向东扩张政策,侵占了广阔的亚洲土地,中俄始成为邻国。在清朝前期,清政府曾有效地遏制了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但到清朝后期,沙俄乘清政府日益虚弱之机,便重新加紧了对中国领土扩张的侵略活动。

(1)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沙皇尼古拉一世便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指示

1854年,他具体制定和执行侵占黑龙江流域的计划。在完成侵占中国庙街和库页岛等地的计划后,

穆拉维约夫便开始实行“武装航行黑龙江”的侵略方案,明目张胆地将黑龙江下游地区划归俄国管辖。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穆拉维约夫率军赶至瑷珲,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划中俄边界的要求。谈判一开始,穆拉维约夫就拿出事先拟好的草约方案,蛮横地要奕山“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并以开战相威胁。奕山经不起要挟和讹诈,于1858年5月28日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据此条约,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此后,穆拉维约夫又率兵侵入乌苏里江,强行登陆,对江东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860年,穆拉维约夫占领了重要港口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3)与此同时,沙俄又派公使出使中国,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再次对清政府施以武力恫吓和外交讹诈。中俄双方遂于1861年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为沙俄后来进一步侵吞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1862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就勘分西北边界问题举行谈判,清政府妥协退让,被迫于1864年与沙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按照该条约的规定,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又被割让给了沙俄。

(4)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及一系列勘界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44多万平方公里,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0.清末新政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1)新政的内容:《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进一步买办化,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共管中国的工具。面对内忧外患,为维护统治,清政府于1901~1905年推行新政。主要内容:

①政治机构改革。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1901年,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1903年9月和12月,先后在中央设立商部和学部。此外还整饬吏治,停捐纳、陋规等。

②编练新军和举办警政。1901年,清政府谕令各省逐渐裁汰旧式的绿营、防勇,编练新军。1903年,中央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1904年,制定有关新军的章程,将陆军分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三等。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的番号,计划全国编为36镇。1902年起,袁世凯在天津等地举办警政,设立巡警,开办警务学堂。1905年,中央设巡警部,并谕令各省设立巡警。

③废科举、颁行新学制、设立新式学堂和鼓励出国留学。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1902年8月和1904年1月,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9月,颁旨宣布自次年起,乡试、会试、科举一律停止。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1905年,中央设立学部,为全国专管学堂的机构;各省设学务处,各州县设劝学所。此外,还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及官员出国留学。

④振兴商务和奖励实业。1902年,清政府颁发上谕,明确提出振兴实业,并责成各督抚详筹办理。1903年,设立商部以掌管全国的商务、工矿、铁路、银行、货币、农桑、畜牧等事务。此外,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商务和工矿铁路实业的法律和章程。

(2)作用:①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