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大学药学院845基因工程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 processing)
【答案】转录后加工是指新合成的较大的前体RNA 分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 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剪接、剪切和化学修饰。
2. 反式作用因子
【答案】反式作用因子是指通过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DNA 、RNA 等核酸分子,对基因表达发挥不同调节作用 (激活或抑制:)的各类蛋内质因子的总称,也称反式作用元件。
3. 操纵子
【答案】操纵子是指原核生物基因中,多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基因组序列中,构成信息区,连同上游启动区和操纵基因区及下游转录终止区一起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4. DNA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
【答案】DNA 解链温度是指DNA 变性过程中单链达到一半时的温度或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增值一半时的温度。
5.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
【答案】拓扑异构酶是指能在闭环DNA 分子中改变两条链的环绕次数的酶,其作用机制是先切断DNA ,让DNA 绕过断裂点以后再封闭形成双螺旋或超螺旋DNA 。
6. 单顺反子mRNA (monocistronic mRNA)和多顺反子mRNA (polycistronic mRNA)。
【答案】单顺反子mRNA 是指能翻译成一条肤链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 )来自单顺反子; 多顺反子mRNA 是指两个以上相关基因串在一起转录所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 ),多顺反子mRNA 一般可同步翻译产生功能相关的多个蛋白质或酶。
二、单项选择题
7. 细胞分化时不发生( )。
A. 重编程(reprogramming )
B.DNA 去甲基化
C. 基因沉默
D. 组蛋白乙酰化
【答案】A
【解析】BCD 三项,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产生特异的蛋白质,从而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 功能上产生差异。影响或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因素,如发生DNA 去甲基化、基因沉默、组蛋白己酰化等,将 导致细胞分化的产生。A 项,一般来说,细胞分化并不改变基因组的结构。
8. 下列关于DNA 的某些描述正确的是( )。
A. 迄今发现的DNA 分子都是双股的
B. 反向平行双股的DNA 意味着两条链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
C. 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具有超螺旋结构的DNA 分子浮力密度最大
D.DNA 的每个戊糖分子上有一个自由的轻基
【答案】C
【解析】A 项,DNA 还有其他存在形式,可以形成三股螺旋,例如富含嘌呤的寡核苷酸与双链DNA 的富含嗓吟的链以反平行的方式键合,形成三螺旋DNA 。
B 项,DNA 双螺旋结构中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碱基是互补的,并不是相同的。
C 项,超螺旋DNA 结构更加紧密,黏度较低,浮力密度大,沉降速度快。
D 项,DNA 只有最后一个戊糖有一个自由羟基。
9. 关于玉米的非自主型转座子的转座,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由于自身缺少有活性的转座酶,它们不会发生转座作用
B 基因组中含有其他任意一种自主型转座子时,转座就可发生
C. 不需要其他转座子的存在,就可以发生转座
D. 只有当基因组同时含有属于同一家族的自主型转座子时,转座才可以发生
【答案】D
【解析】玉米细胞内存在有自主型和非自主型两类转座子。非自主型转座子单独存在时是稳定的,不能转座,只有当基因组同时含有属于同一家族的自主型转座子时,它才具备转座功能,转座才可以发生。这类转座子虽然缺失内源序列,但其两端转座特征序列却是完整的,只要细胞内有相应的转座酶活性,它就能恢复转座功能。
10.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被称为( )。
A. 阻遏蛋白
B. 诱导因子
C. 激活蛋白
D. 增强子
【答案】C
【解析】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负转录调
控和正转录调控。 在负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
11.锌指蛋白与锌的结合( )。
A. 是共价的
B. 才具有转录活性
C. 位于蛋白质的螺旋区
D. 必须通过保守的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间协调进行
【答案】D
【解析】锌指结构是许多转录因子所共有的DNA 结合结构域,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它由四个氨基酸(四个半胱氨酸残基,或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与两个组氨酸残基)和一个锌原子组成一个形似指状的三级结构。
12.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II 的功能是( )。
A. 转录tRNA 和5S rRNA
B. 只转录rRNA 基因
C. 转录蛋白质基因和部分snRNA 基因
D. 转录多种基因
【答案】C
【解析】A 项,RNA 聚合酶III 定位于核质,催化转录产生tRNA 和5S rRNA 。B 项,RNA
C 项,RNA 聚合酶II 定位于核质,聚合酶I 定位于核仁,其转录产物是rRNA 。催化转录产生hnRNA
(mRNA 前体)和部分snRNA 。
D 项,真核生物中存在3类RNA 聚合酶,在细胞核中的负责转录的基因不同。
13.下列各项中,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DNA 双螺旋模型
B.PCR 仪的发明
C.RNA 干扰技术
D. 抑癌基因的发现
【答案】D
【解析】A 项,1962年,Watson (美)和Crick (英)因为在1953年提出DNA 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而与Wilkins 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B 项,1993年,Mullis 由于发明PCR 仪而与加拿大学者Smith (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共享诺贝尔化学奖。C 项,2006年,美国科学家Fire 和Mell 。揭示控制遗传信息流动的机制——RNA 干扰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