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802经济学原理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 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菲利普斯曲线
将向右移动,决策者面临的取舍关系变得更为不利
B. 一般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与失淞率在短期内存在取舍关系,在长期内则不存在 C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效应在长短期均不存在 D. 滞胀现象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的反映是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外移动 【答案】D
【解析】在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将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滞胀现象使得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正,而非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外移动。
2. 下列哪一项将小计入当年的GDP`?( )
A. 当年整修过的古董汽车所增加的价值 B 一辆新汽车的价值
C. 一辆二手汽车按其价值销售的价格 D. 一台磨损的高尔夫球清洁机器的替换品 【答案】C
【解析】二手汽车由十其本身即是二手货,不应计入当年的GDP 。A 项,古董汽车虽然属十二手货,但由于当年发生了整修服务而增加的价值是整修服务的价值体现,应计入当年的GDP ; B 项,新汽车是当年生产的产品,自然计入GDP ; D 项,高尔夫球清洁机器是二手货,但其替换品却属于今年生产的新产品,需计入GDP 。
3. 假设某国某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使当年所有农作物产量锐减,则会出现( )。
A.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B. 总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C.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减少的滞胀现象 D. 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的经济衰退现象 【答案】A
【解析】在严重自然灾害使农作物产量锐减时,会对总供给造成冲击,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一方面使农 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使供给减少,从而导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出现滞胀,即 经济停止增长和通货膨胀并存。
4. 在古典区域,下面哪种情况会引起收入增加?
A.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增加 B.LM 曲线不变,政府购买减少 C.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 D.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在古典区域意味着LM 曲线垂直,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因此,IS 曲线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
5.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2-2N (N 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
A.40单位 B.399单位 C.400单位 D.500单位 【答案】C
【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边际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有2x (802一2N )一4,可得劳动力需求量等于4000
二、论述题
6. 为什么说如果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
【答案】当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的。原因分析如下:
持久收入假说暗示消费者努力使各期的消费平滑化,所以当前的消费取决于对一生中收入的预期。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得到修正其预期的消息,所以会改变自己的消费。如果消费者有理性预期,能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因此,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测的。
三、计算题
7. 设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生产函数为:
(1)求人均生产函数y=f(k );
(2)若不存在技术进步,求稳态下人均资本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量。 【答案】(1)人均生产函数:
。
(2)设人口增长率为n ,储蓄率为s ,资本的折旧率为δ,人均消费水平为c ,则,稳态经济下
,即
,于是:
8. 假设某国的总量生产函数为际工资。
(1)若该国资本存量为10000,请计算充分就业产出、充分就业劳动数量以及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工资。
(2)因为技术进步,该国的全要素生产率A 提高到15。重新计算(1)并说明技术进步的影响。
【答案】(1)由总量生产函数:
均衡时有:MP L =w。
由此得到劳动的总需求曲线是:己知劳动的总供给曲线为:L=4w。
联合劳动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可得充分就业劳动量和实际工资分别是:工资分别是:
充分就业产出是:
9. 已知资本增长率额为
,劳动增长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
。充分就业产出是:
(2)劳动的总需求曲线是
。 。
。
; 结合劳动的总供给曲线可以得到充分就业劳动量和实际。
可得:
,其中A=10。劳动的总供给曲线是L=4w, w 是实
同(1)比较,技术进步提高了充分就业产出、工人实际工资和充分就业劳动量。
,在以上给定条件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
,则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
。
【答案】由题意得: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供给的增加取得的综合增长率为: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即:
。代入数据可得:
求解得:
。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