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明渠道沿线和建筑物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岩和第四纪地层的分布,重点查明强透水、易溶的岩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喀斯特的分布及其对渗漏和稳走的影响,应是()阶段的勘察任务。 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技施设计。
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应初步查明基岩的岩性、岩相特征,进行详细分层,特别是()等的分布和厚度,分析其对坝基或边坡岩体稳定的可能影响。 强透水岩层。 沉积岩。 构造岩。 软岩、易溶岩、膨胀性岩层和软弱夹层。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应在()阶段查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建筑物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 规划。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为查明溢洪道工程地质问题,勘探钻孔布置原则不包括()。 钻孔深度宜进入设计建基面高程以下10~20m。 钻孔深度宜进入设计建基面高程以下20~30m。 布置在泄洪闸基,钻孔深度应满足防渗要求。 钻孔宜布置在泄洪闸、泄槽及消能等主要建筑物部位。
水利水电渠系工程常遇见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不包括()。 渠道渗漏问题。 渠道基础抗滑稳定问题。 边坡稳定问题。 涵闸、渡槽等建筑物的地基稳定问题。
渠道的选线工作是渠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渠道线路的确定主要考虑地质条件的优劣,在渠道选线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