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盐溶。

【答案】盐溶是指加入少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在盐浓度较低时,由于静电作用,使蛋白质分子外围聚集了一些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从而加强了蛋白质和水的作用,减弱了蛋白质分子间的作用,故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2. 同工酶。

【答案】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3. 胞吐(作用)。

【答案】胞吐是指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4. DNA 重组(DNA recombination )。

【答案】DNA 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分子内或DNA 分子之间核苷酸序列的交换、重排和转移现象,是已有遗传 物质的重新组合过程。

5. 多磷酸核苷酸。

【答案】

多磷酸核苷酸是指

更多的磷酸核苷。

6. 氨基酸的等电点。

【答案】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所处溶液的

7.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

脂蛋白 极高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以代表。 核苷酸的磷酸基进一步磷酸化成的二磷酸核苷、三磷酸核苷或

8. 巴斯德效应。

【答案】

巴斯德效应是指有氧氧化抑制发酵的现象。法国科学家

可进行生醇发酵,将其转移至有氧环境,生醇发酵即被抑制。

发现酵母菌在无氧时

二、问答题

9. 丝氨酸蛋白酶的在催化反应中使用了哪些催化机制?哪一种机制贡献最大?

【答案】(1)广义的酸碱催化;(2)共价催化;(3)氧阴离子穴对过渡态的稳定。其中(3)贡献最大。

10.在生物膜中脂类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构成膜的主体;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其运动决定膜的流动性;提供稳定膜蛋白

DG/IP3的疏水环境。生物膜中的某些脂质在信号传递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如糖脂在免疫应答中,

作为第二信使也产生于膜脂质。

11.DNA 与RNA 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1)①DNA 的一级结构中组成成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由几千至几千万个;而RNA 的组成成分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仅有几十到几千个。②另外在DNA 分子中A=T, G=C; 而在RNA 分子中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12.在脂酸β氧化循环和糖的三羧酸循环中有哪些类似的反应顺序?

【答案】脂酸β一氧化循环的第一步类似于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变为延胡索酸,都是脱氢反应。第二步类似于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都是加水反应。第三步类似于苹果酸转变为草酰乙酸,都是脱氢反应。脱氢、加水、脱氢是细胞内有机化合物氧化的常见方式之一。

13.PCR 实验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设计正确的引物,特别是对于每个引物的应当近似,说说其中的道理。 【答案】是双链DNA 的熔点温度,如果引物的熔点温度差别太大,在退火时,引物与靶DNA 杂化的程度将有差异,这将导致DNA 链复制差异。

14.糜蛋白酶可以水解苯甲酰-L-酪氨酸乙酯。比活为

a-糜蛋白酶只有一个活性位点。求转换数。 【答案】

15.如何通过实验证实在复制叉区域存在许多小片段(Okazaki 片段)?

【答案】用带标记的脱氧三磷酸核苷酸作为合成DNA 的原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入碱溶

(2)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残基之间都是由已知

液使合成停止,检查 发现标记出现在小片段DNA 上,追踪标记发现带标记的DNA 分子质量相同而且在细胞DNA 中占较多的比例。

16.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贮藏在葡萄糖中,计算光能利用率。

【答案】已知

葡萄糖

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还原

需能量: 光合作用光能利用率为 8个光量子。6个氧分子需6×8=48个光量子。形成1个氧分子需4个电子,以植物吸收700nm

三、论述题

17.新陈代谢中所有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哪些?请写出代谢途径中符合每种有机反应类型的反应式(用中文文字或结构式表示反应和产物均可)。

【答案】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以分为: (1)自养型。绿色植物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2)异养型。人和动物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像硝化细菌那样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它们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

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种。

①需氧型。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的环境中。它们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也叫做有氧呼吸型。

②厌氧型。这一类型的生物有乳酸菌和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等少数动物,它们在缺氧的条件下,仍能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也叫做无氧呼吸型。

③兼性厌氧型。一个有机体,其能够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然后切换回无氧呼吸取决于材料在环境中的氧和可发酵的量。有氧的存在,兼性厌氧菌使用有氧呼吸,没有氧气其中一些发酵采用无氧呼吸。兼性厌氧细菌的一些例子是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革兰阴性),

棒状杆菌(革兰氏阳性),和李斯特菌(革兰氏阳性)。真菌生物也可以是兼性厌氧的,如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