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3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24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34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44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
【答案】货币替代是指在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出现一定的汇率预期时,公众出于降低机会成本与保持相对高的收益的考虑,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而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的现象。美元化就是一种货币替代。
资产替代是指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结构失衡所引发的公众重新调整其资产组合,减持价值被高估的资产,增持价值被低估的资产的套利行为,这里的资产是广义的,它既包括不同层次的货币性资产之间的替代,也包括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还包括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替代。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的区别有以下几点:第一,内涵不同,货币需求函数与资产需求函数的影响变量不尽相同。第二,外延也不同。货币替代仅指本币与外币资产的替代,而资产替代还包括流动性不同的货币资产,以及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之间的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替代可以说属于局部均衡分析,而资产替代则属于一般均衡分析,这一区分对于后面模型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替代所产生的效应不同。货币替代仅影响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侧重于外部均衡方面; 资产替代的影响则远为广泛,不仅涵盖了货币替代的影响,还涉及通胀与通缩、金融危机等整个宏观经济稳定的方方面面。
货币替代与资产替代的联系则是显而易见的,货币替代是资产替代之一种,二者在成因、效应、产生机制、对策等方面均有很多共同之处。
2.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答案】短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息率,包括存款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存款利率,贷款期在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和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有价证券利率。
长期利率一般指融资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息率,包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存款、贷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利率。短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因为首先,长期融资比短期融资风险大,期限越长,市场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借款者经营风险大,因而贷者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大; 其次,融资时间越长,借者使用借入资金经营取得的利润应当越多,贷者得到的利息也应越多; 最后,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融资时间越长,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幅度可能越大,只有利率较高才能使贷者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的损失。
3. 现金交易数量说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是货币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他曾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
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 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 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所以M=PT/V,费雪认为其中V 和T 在长期内都不受M 变动的影响,V 由制度因素决定,而T 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所以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4. 消费信用
【答案】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分期付款是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件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5. 货币乘数
【答案】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货币供给总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当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后,货币存量不是简单地以1二1的比例增加,由于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货币存量的增加量会以基础货币增量的若干倍数扩张。这种倍数关系用式子表达出来
即
。其中,M 为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H 为基础货币。
6. 国际收支失衡(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际收【答案】国际收支失衡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
支所发生的顺差与逆差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①周期性不平衡:即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货币性不平衡:即由货币供给引起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③结构性不平衡:由一国内部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国际需求结构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④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进出口的季节性、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⑤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如果表现为顺差形式,外汇储备就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增强; 如果表现为逆差,则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逆差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以使之趋于平衡。
二、简答题
7. 存款货币银行经营哪些业务?
【答案】存款货币银行经营的业务可分为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1)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和转账结算的需求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贴现这项业务的内容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尚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定归还期限的业务,根据不同的依据,贷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2)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自有资金包括其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以及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一部分也称权益资金。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可以说,吸收存款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其他负债业务包括: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①从中央银行借款:存款货币银行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说来,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而非用来营利。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即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如商业票据、短期国库券等,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即用自己持有的合格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②银行同业拆借:它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有的只有一日。
③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④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发行金融债券也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8.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什么? 这个概念为何会发生变化?
【答案】(1)传统商业银行的概念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2)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变革,用现代发展的眼光来看,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
变化的原因在于市场的环境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资金的运作规律也在变,商业银行要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