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及思维认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及科学总结。它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唯物本质及其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倡导一切科学研究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证唯物主义是一切科学研究、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思想及方法论基础。其指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教育心理学以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学生的学习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山不知到知、不会到会、不遵从到遵从这样一系列心理变化问题。学生学习的规律属于心理变化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观点揭示了主观与客观、心理与客观现实及活动等的辩证关系,为人们科学地认识学习的心理规律提供了门径。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就易于认识各种学习的本性及其规律。
②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中的一门二级学科,它与其他心理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所确立的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其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解决本学科的独立性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对象问题上的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仅仅是心理学知识在教育上的应用。这种观点从方法论角度,仅仅只看到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其他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其间的区别。这违背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③在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借鉴与发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离开了唯物辩证法,也难以妥善解决。
总之,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要想取得成果,首先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所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
2. 简述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意义。
【答案】(1)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它都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经验组成的统一体。学术界又常称为“心理辅导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治疗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施教的教师,一般称为“辅导员”、“咨询员”与“心理医生”; 受教的学生则可称为“求助者”、“来访者”、“垂询员”或“心理疾患者”。
(2)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人类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
②当前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也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十分迫切。根据国内各地进行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否则将对年轻一代造成极坏影响。
③心理健康不良的原因,绝大多数心理异常属于继发性的或心源性的(心因型的)。继发性的心理健康不良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在继发性的心因型的不良类型中,根据其发生根源,可分为师源性的与学源性的两种类型。师源型,指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从而造成师生沟通方面的隔阂和障碍; 学源性类型,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的根源,来自学生自身。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怯懦或粗暴,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
总之,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信息加工观点是如何解释学习过程的?
【答案】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模拟等研究的进展,人们试图将人类学习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依据信息加工观点,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心理动作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其中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是信息加工观点的代表。
①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A ),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B )。
②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 ),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D )。
③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 )。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显的反应作用十环境。
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显的反应。
4. 什么是迁移? 它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1)迁移
迁称为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迁移不仅发生于同一类型的学习或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之间。
(2)迁移的作用
迁移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及其社会适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①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广泛的迁移,原有的经验才能够得以改造,才能够概括化、系统化,从而
广泛、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活动,解决实际的问题。稳定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也就是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的建立,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②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在进行教学和培训系统的设计时,在教材的选择与编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成效的考核等方面利用迁移规律,有助于加快教学和培训的进程。
5.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案】(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6. 请阐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其教学阶段理论的关系。
【答案】①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包含信息流和控制结构这两个组成部分。信息流是指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结构中去的过程。除信息流之外还包含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组成的控制结构。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
②加涅的教学阶段理论
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③加涅的信息加下学习理论与教学阶段理论的关系
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适当顺序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论述题
7. 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其中某个因素举例说明。
【答案】(1)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