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真菌性角膜溃疡
B . B、棘阿米巴角膜溃疡
C . C、蚕食性角膜溃疡
D . D、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
E . E、角膜缘炎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A、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至少3周。 B、局部使用抗阿米巴药物至少1个月。 C、局部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等局部免疫抑制剂。 D、持续使用皮质激素滴眼液。 E、局部使用抗过敏药物。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 A、局部清创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 B、局部病灶切除联合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C、施行新月形带角膜缘板层角膜移植。 D、施行D字形带角膜缘板层角膜移植。 E、角膜缘移植。 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致造成的误差是()。 计量误差。 系统误差。 抽样框误差。 无回答误差。 中央财政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资金,称为()。 财力性转移支付。 横向转移支付。 -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在抗辩权中,()是指在双务合同中有先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人具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时,可以中止自己先给付义务的履行。 不安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 其他抗辩权。

患者,女性,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临床病案分析题,重点考查对不同角膜溃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临床分析能力。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先患者伴有明显的眼痛,与眼部的炎症体征呈比例。视力中度下降为周边角膜变薄引起的不规则散光所致。其次角膜病变具有特征性,病变起始于角膜缘,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
需强调指出,蚕食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特发性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角膜病变。本病不伴有可引起周边性角膜溃疡的任何全身性疾患。因此,该病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鉴别诊断应包括周边性角膜溃疡和其他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很容易和非炎症性的角膜变性(如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相混淆。后者角膜变性的角膜上皮完整,不伴有疼痛,常在上、下方周边角膜起病,而蚕食性角膜溃疡多在睑裂区角膜缘起病。
葡萄球菌性周边角膜炎和蚕食性角膜溃疡的鉴别点在于前者无明显眼痛,伴有眼睑炎,在角膜浸润和角膜缘之间有一透明区,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后溃疡迅速好转。角膜刮片作培养通常可明确角膜溃疡的感染来源。经过对症状和体征的分析,结合患者无全身免疫性疾病,可得出最后的诊断是蚕食性角膜溃疡,第一问应选择C。
诊断明确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板层角膜移植术是目前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首选方案。因为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清除免疫炎性坏死组织、免疫炎性活性细胞及活性成分,清除了角膜的靶抗原,中断了免疫性炎症过程,重建角膜正常结构,防止角膜穿孔。该患者角膜溃疡累及3/4的角膜缘,如果行新月形板层移植难以完成所有病灶的切除,且弧形区位于角膜中央光学区,缝线和切口形成的瘢痕将造成严重的散光,影响视觉质量。
如果行全板层角膜移植,则损伤患者自身正常的1/4角膜缘,使术后没有自身角膜上皮细胞的来源。经过权衡比较,采用"D"形板层角膜移植,既可保留自身健康的角膜缘,又将病灶组织切除,同时角膜切口跨过瞳孔区,只在近角膜缘的周边部角膜缝合,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源性散光。因此第二问的正确答案是D。如何防止蚕食性角膜溃疡复发是一个难题,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花费大,有严重副作用。
局部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有造成眼压增高和并发性白内障的风险。局部用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仍然不能预防一部分患者的复发,效果更强的抑制剂他克莫司滴眼液可有效抑制局部的免疫反应,预防植片排斥反应的同时,对于蚕食性角膜溃疡的复发亦有良好效果。因此第三问的选择为C。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