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664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石窟寺
【答案】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2. 仕女画
【答案】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到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张首、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张首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如《挥扇仕女图》卷等。
3. 苏轼《寒食帖》
【答案】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纸本墨迹卷,共十七行,字前小后大,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为传世苏书中之代表作,号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4. 八大山人
【答案】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5. 没骨法
【答案】没骨法是指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技法。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五代黄筌画花勾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迹,遂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用色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
6. 徐黄异体
【答案】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由于他所画的题材和由于装饰宫廷的特点,画中具有精记艳丽的富贵气息。
出身于名族的南唐士大夫徐熙,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来人称为“徐熙野逸”。
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乡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都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正是指的这一点。
二、简答题
7. 中国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
【答案】青花是呈白地蓝花效果的釉下彩绘瓷,运用氧化钴料作呈色剂在坯体上绘画装饰图案,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釉下彩绘和运用钻料,是它的两个基本工艺要素。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关于青花的起源,有人认为是与宋代,因为迄今所见最早的青花瓷是在对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的金沙塔基进行发掘时发现的青花瓷片。但其它所见实物不多,因此青花开始流行可能是在元代中期以后,总之,元代后期青花瓷已达到成熟阶段。绘花用毛笔作画,随心所欲,取材较广,因此青花的装饰内容极为丰富。
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陶瓷重镇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它的产量大、品种多、艺术性强。由于明代青花瓷在前后不同的时期所用的彩绘原料有别,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特性。
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大件器物居多,装饰注重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节,图案简朴,青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深蓝浓艳,总体风格为浑厚而凝重。
明中期成化年间,青料用江西产的平等青色,使得青花呈清亮爽目的淡蓝色,纹饰一改早期的洒脱豪放而渐趋工细、规矩,形成了淡雅、柔和的风格。明末的嘉靖时期,烧制出巨型瓷器,用色采用几经淘洗的回青料,色彩艳丽,纹饰繁褥重复堆砌,出现奢华臃肿的面貌。
总之,青花瓷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深受人们喜爱,青花瓷器运销海内外,成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
8.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特征。
【答案】宋代院休花鸟画强调深入观察动植物形象情状,讲求“形似”,重视“法度”,亦提倡新意、巧思与诗情,形成了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风格特征。宋代院体花鸟画中既有精工富丽、设色浓重,表现宫廷中奇禽名花的黄氏体,也有清淡疏朗、淡彩着色,描写败荷亮雁的崔白体,但都下细写实、精妙人微。
9. 顾恺之有哪些艺术方面的成就?
【答案】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其艺术成就包括:
(1)绘画成就
①擅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同时他也擅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②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画裴楷像,颊上添二毫,顿觉神采焕发。善于利用环境描绘来表现人物的志趣风度。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
(2)绘画理论成就
①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今存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
②把对绘画的一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是继卫协以后极重神韵的画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绘画“六法”的产生,古代绘画千余年来对气韵,神采的追求,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他的理论相关。
10.吴道子的绘画技法有何特点?
【答案】吴道子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画家,在释道人物画上成就突出。他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逸之势,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张僧繇的“张家样”之后一种更加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他又以焦墨勾线,薄施淡彩,后世谓之“吴装”。
11.宋代陶瓷的艺术成就。
【答案】宋代的陶瓷,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故称宋代是“瓷的时代”。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窑场在工艺、釉色、造型和装饰诸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瓷窑体系,不同的窑系之间相互竞争,促使名瓷的出现。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诸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定窑之清秀,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之浑厚,官窑、哥窑之典雅,钧窑之绚丽,磁州窑、吉州窑之浑厚的民间特色。
从总体上看,宋瓷的造型简洁、优美,为我们创造了卓越的美的下艺形象。器皿的恰当的比例和尺度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这是宋瓷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宋瓷装饰手法多样,釉色丰富,整体呈现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