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813经济学与管理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 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将退出市场?
【答案】(1)在短期内,如果市场价格低于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则企业将暂时停止营业,亏损固定成本,否则若继续生产下去,不仅固定成本无从弥补,所投入的可变成本也处于亏损状态。(2)在长期内,厂商的成本无固定和可变之分,此时,如果市场价格不能低于企业的平均成本,企业将亏损,那么企业将退出市场。
2. 一个社会仅有L 和K 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 LK =4,而生产食物的MRTS LK =3,那么该社会现有的生产状况是否有效率? 为什么? 如何改进?
【答案】(l )生产上缺乏效率。
(2)生产帕累托最优要求: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任何商品中都相等,即,由于衣服和食物两种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不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由于生产衣服和食物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生产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调整过程如下:生产衣服MRTS LK =4,意味着生产衣服的厂商在确保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一单位的劳动而放弃4单位的资本; MRTS LK =3,生产食物的厂商愿意少用一单位的劳动多使用3单位的资本,从而保持其产量不变。
这样,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要素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换,生产食物的部门放弃一单位的劳动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而生产衣服的部门得到一单位的劳动后愿意放弃4单位的资本,在补偿食物部门所需要的3个单位的资本后还有一个单位资本的剩余(两部门的产量均未发生改变)。现在,剩余出来的一单位资本无论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还是
给生产食物的部门,都能提高产量,并实现帕累托改进。调整直到L 和K 在两部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3. 简述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答案】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反映在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1)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 减
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 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 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4)消费者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 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即期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 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即期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4.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什么? 它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在长期中,厂商能够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都是:
(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图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 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 1、Q 2和Q 3。等成本线AB 与等产量曲线Q 2相切于E 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E 有:
即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2)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图中,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 和二条等成本线AB , A'B' 和A"B" ,惟一的等产量曲线Q 代表既定的产量。为了实现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即应满足。
5. 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答案】某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垄断的,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为卖方垄断。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但由于它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厂商的产量越大,销售价格越低。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分离,位于VMP 的左下方。此时,MRP 曲线就是卖方垄断厂商对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某要素价格为月,卖方垄断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则由MRP 曲线与MFC 曲线的交点来决定,这时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为Q 1。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则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等于边际收益MRP ,此时均衡的要素使用量为Q 2。由此可知,卖方垄断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VMP 与MRP 曲线
二、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