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培训题库>中医基础理论题库

问题:

[多选] 坐骨神经()。

A . 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B . 多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C . 坐骨神经的分支均在小腿和足部
D . 胫神经是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
E . 由腰骶干延续而成

关于全口义齿模型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显露出肌功能修整的痕迹。 模型边缘宽度以3~5mm为宜。 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5mm。 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mm。 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前缘起不少于10mm。 在非去极化肌松药恢复过程中,病人潮气量、用力吸气负压及呼气流速基本正常所需的最小TOF比值() 60%。 70%。 80%。 85%。 90%。 有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VT和FTE() 在美国第三位死亡原因是PTE。 FTE的病死率为25%~30%。 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PTE的诊断率比较高。 西方国家的DVT和PTE年发病率分别约为1.0‰和0.5‰。 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 嗅觉系统损害的解剖生理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缓发性嗅觉缺失常由颅底前段的病变导致。 由于中枢的嗅觉纤维交叉繁复,单侧嗅皮质损伤不导致嗅觉丧失。 海马沟病变可能发生嗅觉异常,对食物的气味感觉异常或不快。 大脑颞叶内侧面的刺激性病变(位于海马沟附近)可引起嗅幻觉,常伴意识障碍及唇、下颌、舌、咽的抽搐。。 低温对肌松药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体温降至30℃的过程中,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增强,时效延长。 体温降至30℃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强度很少受影响。 26℃以下低温,各种肌松药的作用均增强。 低温对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影响程度不一。 低温时泮库溴铵的肝肾排泄率减低。 坐骨神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