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7岁。痤疮满面,部分已经化脓,口臭,偶尔想呕吐,舌苔薄黄,脉滑小数。医生处方中有天花粉、芦根。芦根与天花粉相比较,错误的是()。 A.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同可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 芦根善于除烦、利尿。 天花粉不能消肿排脓。 两药都可以用来治热病烦渴。
拔罐法在占代又被称为()。 筒法。 角法。 吸法。 砭法。 拔法。
3岁女孩,主因眼睑及面部水肿两周就诊。查体:血压90/68mmHg,全身高度水肿呈凹陷性。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2/HP。如果此患儿以泼尼松每日2mg/kg治疗8周,尿蛋白减少至(+),则治疗效应为() A.激素敏感型。 激素部分敏感型。 激素耐药型。 激素依赖型。 频复发。
7个月男婴,发热咳嗽5天,近2天来呕吐,每天4次,今天突然抽搐3次,曾注青霉素3天,生后已种卡介苗,以往无抽搐史,否认头部创伤史。查体:嗜睡状,呼吸稍促,前囟饱满,颈无抵抗,两肺少许中小湿啰音,巴氏征(+),克、布氏征(﹣)。实验室检查:PPD试验0.8cm×0.9cm;血常规:白细胞17×109/L,N66%,L34%;脑脊液:外观微混,白细胞800×106/L,N80%,L20%,蛋白质2000mg/L,氯化物105mmol/L,糖2.3mmol/L。涂片未见细菌。应首选哪组抗生素治疗() A.青霉素+氨苄西林。 复方新诺明。 异烟肼+链霉素。 庆大霉素+氯霉素。 庆大霉素+苯唑西林。
男,25岁,沈阳人,肥胖,BMI为36,2009年12月4日起发热,起病前5天曾去海南旅游,当地甲型H1N1流感流行,体温39℃,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后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右侧胸痛,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下列措施哪一项不恰当() A.需要隔离,就近住院治疗。 对接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易感者可注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预防。 咳出脓痰,可应用抗生素。 调查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对出现上呼吸道症状者进行医学观察。
患者,男,27岁。痤疮满面,部分已经化脓,口臭,偶尔想呕吐,舌苔薄黄,脉滑小数。医生处方中有天花粉、芦根。处方中提到的两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