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理工大学理学院952经济学综合(含微观与宏观)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
【答案】(1)凯恩斯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凯恩斯主义认为,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2)货币主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中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依然存在,但长期中,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总产量的增长所引起的。所以,在长期有可能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
(3)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其预期值与实际发生的值总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之下,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始终为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与横轴垂直的线,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始终不存在替换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始终无效。
简而言之,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小存在替换关系。
2. 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所示。
图 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AD 0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ASS 的交点上,这时价格水平为P 0,实际收入为y*。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如: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等,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AD 0向左移至AD 1。
A 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且每年都有合同数的1/3数量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曲线移到AD 1从后,实际收入下降到Y 1,价格水平下降到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时为止。当第一批占总数1/3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 1,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 2,实际收入增加到Y 2。到了需求冲击后的第2年,当第一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AS 2,相应的,价格水平下降到P 3,收入增加到Y 3。类似的,到了第三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 3,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 4,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水平y*。
按照上述分析,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整个经济经历了3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
3.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并利用它解释滞胀。
【答案】(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所示。
图 菲利普斯曲线
图中,横轴表示失业率u ,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π,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是由实证得出的结论,并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相吻合,也可用经济学语言来表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假定条件是实际产出小于潜在的产出,因此,政府实行扩大需求的政策,虽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却可以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要想减少失业,就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反之,要想降低通货膨胀率,就会使失业增加。
(2)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滞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现象,这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替代关系。
①为了解释新的宏观经济现象,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指出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大弱点是采用名义工资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并由此推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替代关系,但这仅是短期内通货膨胀尚未被人们预期时的情况。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必然带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移,结果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失业率轴的垂线,它描述了当菲利普斯曲线移动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即不管通货膨胀率多高,失业率在长期中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当政府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试图把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时,只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使长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产生了“滞胀”现象。
②理性预期学派采用理性预期来进行解释。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其预期值与实际发生的值总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之下,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始终为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与横轴垂直的线,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始终不存在替换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始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