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和经济现代化的加速,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不仅已成为亚洲的旅游强国,而且正在跻身世界旅游强国之列。但伴随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步入关键的转型期,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走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创新型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立足国际视野,从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今天的旅游业亟需的是从更为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重新审视,需要的是整个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根据国家旅游局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0亿人次,增长10%左右;国内旅游收入5000亿元,增长10%左右;人均花费基本持平。出境市场方面,预计2009年上半年出境旅游2250万人次,同比增长1%。入境市场方面,上半年我国入境旅游6200万人次,同比下降5%,旅游外汇收入180亿美元,同比下降11%。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所表现出的特点有()。 A.旅游发展空间基点以旅游城市为中心。 旅游发展空间基点上以资源丰富且保存完好的"老少边穷"地区为中心。 旅游设施建设强调由中低档向高档推进。 旅游组织及运作强调由线路型向板块型发展。
龛影可见于哪些病变() 贲门失弛缓征。 胃溃疡。 十二指肠憩室。 肠结核。 食管静脉曲张。
下列不属于道德的特征的是() 道德具有差异性。 道德具有继承性。 道德的连续性。 道德具有具体性。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干性咳嗽()。 肺炎。 胸膜炎。 支气管扩张。 空洞性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下述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表现,正确的是() 结肠缩短。 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激惹征。 骶前间隙变窄。 “钮扣样”溃疡。
恶性肿瘤细胞胞质嗜碱性增强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