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4岁,因“发热、畏寒、寒战3d”来诊。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既往有中耳炎病史。查体:T39.5℃,P130次/min,R28次/min,BP80/40mmHg;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类圆形皮疹,无明显瘙痒,四肢末端湿冷,皮肤苍白,无明显花斑;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墨菲征(-),肠鸣音4次/min。此时,最应进一步采取的检查是()(提示入院经补液治疗后,血压稳定,仍有发热,皮疹反复出现。血常规:Hb90g/L,WBC17.8×109/L,N0.80,L0.20;尿常规正常;血培养(-)。) A.骨髓检查及培养。 胸部CT。 消化道钡剂造影。 病毒学检查。 PPD试验。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抗体检测。 肝炎病毒免疫学检测。
黎X,女,16岁。平时胃脘嘈杂,腹痛时作时止,嗜食但面黄肌瘦,睡中介齿,唇内有粟粒状白点,面上可见白色虫斑,大便干结,舌苔薄,脉滑。若患者腹中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宜选用() A.旋复花汤。 大柴胡汤。 复元活血汤。 膈下逐瘀汤。 乌梅丸。
根据横断面调查可以计算() 患病率。 死亡率。 治愈率。 生存率。 发病率。
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治宜选用() 芍药汤。 参苓白术散。 理中丸。 葛根芩连汤。 真人养脏汤。
黎X,女,16岁。平时胃脘嘈杂,腹痛时作时止,嗜食但面黄肌瘦,睡中介齿,唇内有粟粒状白点,面上可见白色虫斑,大便干结,舌苔薄,脉滑。此时应诊断为() A.蛔虫病。 蛲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姜片虫病。
患者,男性,双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黑睛灰白色混浊。如果诊断为混睛障,在临床检查中,最可能的发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