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845美术史[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张彦远
【答案】张彦远,字爱宾,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张彦远继承和发挥了古人的某些论点,认为书以传意、画以见形,绘画具有和六经相同的社会作用,并以形似与神似的结合来解释谢赫的气韵生动说。代表作有《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2. 仕女画
【答案】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 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中国仕女画形成在一千多年前的两晋时期,到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于表现贵族妇女闲逸的生活方式,单调而悠闲的生活情调。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张首、周昉是唐代最具盛名的仕女画大家,驰誉丹青。张首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负时誉,不仅能够表现上层社会妇女的姿容情态,而且善于巧妙地刻画出“金井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情调,如《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周昉出身显贵,多画宫廷妇女,其风格为优游闲逸,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如《挥扇仕女图》卷等。
3. 山水画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4. 徐黄异体
【答案】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由于他所画的题材和由于装饰宫廷的特点,画中具有精记艳丽的富贵气息。
出身于名族的南唐士大夫徐熙,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来人称为“徐熙野逸”。
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乡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都使他们
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正是指的这一点。
5.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答案】五代、北宋花鸟画有两大画派,即南唐、西蜀的徐(熙)黄(筌)异体,对于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黄筌所画题材多表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及其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 徐熙自命高雅,信笔抒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而有所创造。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十,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不同的风格,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6. 南宋四家
【答案】南宋四家又称“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南宋四家发展出了南宋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这种“一角半边”的构图,在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使画面和景物变得更加简洁、主体鲜明突出而意境完整。这是“南宋四家”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基础上,在艺术上高度提炼得到的构图样式,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的诗意。李唐代表作有《清溪鱼隐图》,刘松年有《四景山水画》,马远有《踏歌图》,夏圭有《溪山清远图》。
7. 南吉北磁
【答案】南吉北磁是指宋代形成的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以烧制黑瓷著称,独创了以剪纸及木叶贴花为装饰的手法。磁州窑以烧制白釉黑花瓷为主,装饰技法以画花、雕釉最为流行,器物黑白对比鲜明,富有强烈、明快的装饰效果。
8. 顾绣
【答案】顾绣是明代名噪一时的刺绣类型,实际上是临摹字画的画绣,精巧生动,但又结合刺绣特点,富于装饰效果。明嘉靖时,进士顾名世一家几代都善于刺绣,因称为顾绣。顾绣脱离生活实际,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欣赏性工艺。
9. 决澜社
【答案】“决澜社”是西洋画团体,1931年9月由庞薰某、倪贻德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组织过多次展览,1935年自行解散。决斓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
10.六要
【答案】“六要”是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的山水画的六种笔法,即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二、简答题
11.何为浙派? 有哪些代表性画家? 试举出儿件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成就。
【答案】(1)浙派
浙派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最早形成于明代,钱塘人戴进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风格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别命名的绘画流派。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2)代表性画家及作品
①戴进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明代著名山水画画家。
a. 他的山水画措景丰富,多生活实感,大多构图剪裁精当而景象恢宏,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简而法度谨严,格调洒脱而清爽隽逸。
b. 人物画作品有早期的《达摩六代祖师像》,花鸟画有《蜀葵峡蝶图》。
c. 戴进作为一名职业画家享有盛誉,被某些文人画家称之为职业画家“第一”,产生广泛的影响,拥有众多的追随者,称这一派为“浙派”。
②吴伟
吴伟,字次翁,号小仙,明代著名画家。
a. 被誉为“仙人笔也”、获“画状元”,源于戴进,而笔法更逸,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更简括整体。
b. 多人物山水画,用笔横涂直抹,似若随意。继承多于创造,迥出时流,画法轻松如意。 c. 代表作是《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武陵春图》,后继者被称为江夏派。
12.简述清“四王”绘画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答案】清“四王”的绘画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清“四王”是依董其昌开辟的道路力图集古人大成的代表。“四王”之中包括两代人,第一代是王时敏与王鉴,第二代是王时敏的祖孙王原祁和王世敏、王鉴的学生王翚。
(2)“四王”一派的画家多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对古代人的师承不遗余力,苦心精研宋元所谓南宗大家名迹,功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尤其崇拜“四元家”。他们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型搬前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己达到的理想境界,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士气”与“书卷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由于他们能精研书画表现上共同的一面,注意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古人笔墨布局上的成就,所以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趣味的表达更趋于精致。
(3)由于“四王”一派主张摹古,又在身世地位上具有代表性,所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确立了正统地位。“四王”中又分两种,王时敏祖孙更注重笔墨风格,尤其醉心于黄公望,王原祁的画风,在当时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文人山水画家,而且多少左右了宫廷山水画风,追随者众多,形成了以王原祁为旗帜的娄东派。王鉴、王翚也从临摹入手,但路子较宽,也尚不忽视丘壑形象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