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从拉丁语演变成法语的过程中,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后掇

这种新的变化是历时性的( )。

A. 同化音变

B. 异化音变

C. 同化类推

D. 异化类推

【答案】C

【解析】

A 项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B 项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临近的音不同或不相同; “类推”是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题干中不规则的

成规则的可见这种新的变化是历时性的同化类推。

2. 不属于语言分化现象的是( )。

A. 社会方言

B. 地域方言

C. 亲属语言

D. 民族语言

【答案】D

【解析】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造成了语言的分化。社会的分化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状况,与之相应,语言的分化也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一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变中途消失了,后来新出现了前缀ie-, tu-, i1-,作用跟原来的三个后缀一样,从而恢复了失去的平衡。

3. 下列各种话(腔)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有( )。

A. 黑话

B 行话

C. 广州话

D. 粤语

E 官腔

【答案】ABE

【解析】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用语; “官腔”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也是一种社会方言。而CD 两项都属于地域方言。

二、名词解释

4.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5. 内部屈折

【答案】内部屈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例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的,如bend-bent.build-built 。内部屈折不同于附加词缀,后者不改变词根或词的内部语音,而是附加另外的语素,前者改变词或词中语素的内部语音,而不附加另外的语素。内部屈折的作用在不同的语言中有所不同。阿拉伯语主要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 英语的内部屈折只是辅助性手段,只有少数不规则动词用内部屈折表示形态变化:而现代汉语一般来说没有内部屈折这种方式。

6.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处于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且使用者人同为不同语言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7.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8. 腭化

【答案】腭化是语音同化现象的一种,指舌面音以外的辅音发音时因受高元音影响,舌位抬高,舌面靠近硬腭使发出的音成为舌面音或具有舌面音色彩的现象。腭化使气流通道变窄,增加擦音成份,塞音腭化后常带有塞擦音色彩。如北京话[n]、[l]等声母在高元音[i〕之前时,就会产生愕化现象。在历时平面,普通话的3个舌面音声母两套声母受高元音[iy]的影响而腭化演变来的。

就是古汉语

三、简答题

9. 思维有哪些类型? 它们与语言是什么关系?

【答案】(1)思维的类型

思维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①动作思维。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时,通过对现场情景的直观感知来控制和调整动作的思维。这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现场情景。

②形象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象,并对这种意象进行想象等加工处理的思维。形象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反映之后所呈现的形象。

③抽象思维。是运用某些抽象的符号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关系等进行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思维。抽象思维的工具是抽象符号,其最主要的工具是语言。

(2)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相互依存。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主要靠语言固定和储存。即使是形象思维的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并且思维所产生的成果也需要语言来表达,语言帮助思维工作的同时,又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

10.时; 体

【答案】时与体的联系和区别,具体表现为:

(1)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