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化工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再结晶现象?

【答案】由于表面能的原因,小晶体溶解与大晶体成长会同时发生,这一现象称为再结晶现象。

2. 多效蒸发有何优点?为什么多效蒸发的效数有一定限制?

【答案】多效蒸发过程生产单位质量产品消耗的生蒸汽量少,操作费用低。但随效数的增加,单位蒸汽消耗量减小的趋势减慢,操作费用降低的趋势减小,同时,随效数的増加,蒸发器生产强度降低很快,设备投资增加,因此,需根据设备费与操作费之和最小的原则核算出最佳效数。

3. 过滤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滤饼性质

滤浆性质

推动力

温度等。

4. 往复泵有无“汽蚀”和“气缚”现象?为什么?

【答案】往复泵无“气缚”现象,因为往复泵有自吸能力。存在“汽蚀”现象问题,任何泵安装高度不适都会发生“汽蚀”现象。

二、计算题

5. 在202.6kPa (绝压)下的填料吸收塔中进行逆流吸收操作。入塔气体流量为110.8kmol/h,溶质含量(摩尔分率)溶质含量(摩尔分率)

(1)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经塔吸收后回收率为90%。已知进入系统的溶剂量为60.6kmol/h,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0.08x,试求: 和出塔液相浓度

(2)若系统回收率不变,将上述吸收过程按塔底溶液部分循环设计,如图所示,循环量为32.55kmol/h(溶液),且进入系统的新鲜溶剂量不变,试计算有循环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与无循环时相比,孰大孰小?为什么?请画出两种情况的操作线示意图。

【答案】⑴

第 2 页,共 45 页

传质单元数

(2)采用溶液循环流程设计。设实际入塔的吸收剂组成为

可见

大。操作线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有循环时操作线更加靠近平衡线,使传质推动力变小,故

第 3 页,共 45 页

6. 在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对低含量气体做逆流吸收,试证:

式中分数)。

提示:

分别是气体和液体溶剂的流率

式中

分别是进出塔气体的浓度

是与液相浓度x 相平衡的气相浓度(均为摩尔

(摩尔分数)。气液相的平衡关系为

现用纯溶剂对某低含量气体作逆流吸收,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为98%, 所用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1.5倍。如果吸收塔所用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

【答案】(1)全塔物料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那么,

则所需的填料层高度为多少?

纯溶剂,所以

所以

得证。 (2)已知

相平衡关系为y=mx

则最小液气比为

第 4 页,共 4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