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2公共政策分析之公共政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人
【答案】经济人又称“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来源于经济学中对人性的假定,即假设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与为此效力。这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2. 混合扫描模式
【答案】混合扫描模式由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A ·埃泽奥尼提出。他的模式试图将全面理性决策和渐进主义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埃泽奥尼宣称混合扫描理论把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两方面都考虑到了,在一些场合,全面理性模式是合适的; 而在另一此场合,渐进模式是合适的。一言以蔽之,混合扫描理论是渐进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3. 充分性
【答案】充分性山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政策评估标准的类型之一。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4. 政策环境
【答案】实质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它与公共政策之间不断地进行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
二、简答题
5. 政策评估面临哪此困难?
【答案】公共政策评估面临着种种困难与障碍,突出地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政策评估目标的不确定性
政策评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衡量政策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这就要求政策本身具有明确的、可测定的目标。但是,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以及政策制定者方面的主观因素,可能使政策目标出现分散和不确定的情况:①许多政策目标不可能量化; ②多数政策都具有多重目标,有些目标之间还存在着矛盾; 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目标还可能发生变更或被修正:④有时决策者还有意用
含糊的、不太确定的形式来表达政策目标,以此增加某种应变的能力。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政策评估价值标准的选择及其排列出现混乱,从而给政策评估造成困难。
(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由于政策活动涉及面广、参与者多,政策执行后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预期的影响,也有非预期的影响; 既有显性的、一目了然的影响,也有潜在的、不易感知的影响; 既有短期的影响,也有长期的影响。正是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加上许多影响政策的因素难以测定,从而给评估造成困难。此外,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还使某些反对评估的人有了借口,也为某些不科学评估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政策资源的混合是指投入不同政策的资源彼此纠结在一起,分不清某项资源的支出究竟是属于哪一项政策,或某项政策的总投入到底是多少。政策资源的混合使政策的成本难以核定,而其“纯效果”更是无从测定。政策行为的重叠是指针对相同的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和部门都制定并执行各自的政策。各种不同的政策效果混杂在一起,很难将某项政策的实际效果从总体效果中区分出来。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除了政策行动的影响外,现实社会状况的改变还受到政策行动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
(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
获取真实而全面的第‘手资料和各种数据,是进行政策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足够的统计资料和信息,政策评估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政策评估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现实中,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难以指望人们从现行政策资源中拿出经费作为评估之用,因而,政策评估常常处于经费短缺状态。虽然有的政策机构可能愿意提供评估经费,但往往另有所图。因此,评估信息欠缺和评估经费不足始终是困扰政策评估的两大难题。
(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
政策评估不可避免地涉及政策功绩的评判,而政策是由人来制定并执行的,所以,政策评估实质上是对有关人员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有关机构和人员既可以是政策评估最坚强有力的支持者,也可以是最坚强有力的反对者,而他们的态度取决于其对政策评估价值判断倾向的认同程度。组织的“惰性”和明显的抵抗形式一起成为评估的一种障碍。有关人员抵触的原因有:①担心评估会得出不利于他们的结沦; ②对政策过程的独占心理驱使他们反对他人进入,以兔影响他们的行动计划; ③人的本能的支配心理。有关人员的抵触主要表现为拒绝提供评估经费和资料,藐视、贬低和否定评估结论等。在政策评估面临的所有困难中,人为的抵制是最直接的、也是最严重的困难。
6. 举例说明问题界定的方法。
【答案】界定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有:
(1)边界分析。边界分析是问题界定的一个重要方法,它由以下三步构成:①饱和抽样; ②问题陈述的启发; ③边界估计。
(2)类别分析。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即那些用来界定和分类问题情景的概念—的技术。类别分析有两种基本程序—逻辑划分和逻辑归类。所谓的逻辑划分是指选择一个类,并将它分解成其构成因素; 相反的过程则是逻辑归类,即把许多情况、事物和人组成一个更大的团体或类别的过程。
(3)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是一种查明问题情境的可能原因的技术。层次分析帮助分析者分清三种原因:可能的原因、似真的原因和行动的原因。
(4)综摄法。综摄法是一种促进对类似问题认识的方法。综摄法表示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帮助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
(5)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产生某些有助于查明和概念化问题情景的思想、目标和战略的方法。它最初是山奥斯本设计用来加强创造性的一种手段,可以用来产生大量的有关问题的潜在解决办法的建议。
(6)多视角分析。多视角是一种系统地采取对问题情景的个人的、组织的和技术的视角,以获得关于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真知灼见的方法。作为一种取代在计划、政策分析、技术评估、社会效果评估及其他领域中被绝对强调了的所谓的理性技术途径的方法,多视角分析被明确地设计来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
(7)假设分析。假设分析是‘种旨在取得有关政策问题的冲突着的创造性综合的1种技术。它是问题构造中一种最具有综合性的方法,因为它包含其他的程序(方法)的应用,并可以集中于团体、个人或同时集中于这两者。
(8)论证图示。假设分析的一个重要技术是应用图表展示,以构造政策争论因素的重要性和似真性的图画。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在两个序数标尺上评估这些因素—理山、支持和反驳。(9)问题文件法。问题文件法是由计划一规划一预算系统在州和地方财政项日的应用而形成的一种界定问题的综合性方法。它被奎德当作发起一项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7. 政策预测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目的。
(1)获取未来社会状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是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最重要的目的。政策预测分析可以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事业未来发展中的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推测,为制定政策和远景发展规划提供各种参考的数据、未来信息,使未来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制定政策以控制和规范社会的未来发展。预测政策未来与社会控制特别相关。控制即试图计划和制定政策。在充分掌握过去及现在信息的基础卜,预测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以前的政策及其结果,从而提高我们对未来社会状况的控制能力。
(3)从未来提供的可能性中选择最佳行动方案。依据先前政策分析各阶段所掌握的信息或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