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示Hb120g/L,WBC4.7×109/L,N0.78,10.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为()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 疟疾型黑原病。
基因突变的类型不包括() 点突变。 染色体重复。 染色体异位。 染色体缺失。 DNA多样性。
登革出血热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出血。 休克。 皮疹。 淋巴结肿大。 发热。
主要由肝细胞合成的血清蛋白是() 白蛋白。 β球蛋白。 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 γ球蛋白。
血管造影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为中至重度(50%~99%)的病人,可考虑() 阿司匹林。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 肝素。 华法林。
患者因发热、恶心、呕吐、全身痛入院,查体时发现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以急腹症剖腹,术中未见腹腔明显异常,后出现少尿,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其误诊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