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聊城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纵向迁移

B. 横向迁移

C. 一般迁移

D. 普遍迁移

【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凹透镜与凸透镜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因此,答案选B 。对于迁移的分类一定要弄清楚,理解透彻。位置上。

2.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答案】D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力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汰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3. 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

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J 隋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4.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

A. “达其辞”

B.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 “开其意”

D. “心求涌而未得之意”

【答案】D

【解析】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 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方形的东西,老师已经说了一个角的样子,学生尚不能推出其余三个角的样子,这说明他还思考的不够,教师则不比要多讲,应该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因此,答案选D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著名教育家说过的话,理解透彻。

5. 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人力推动建立( )。

A. 统一学校

B. 国立中学

C. 中间学校

D. 综合中学

【答案】D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早期改良派所提出来的措施? ( )

A. 提倡教育平等

B. 改革科举制度

C. 建立近代学制

D. 倡导女子教育

【答案】A

7. 小明亲眼日睹欺负弱小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的同学则受

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乐意助人、不欺负弱小的学生。这种学习属于( )。

A. 亲历学习

B. 观察学习

C. 迁移学习

D. 试误学习

【答案】B

【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学习者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且无需直接强化的学习。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4个彼此相联的环节:注意,保持,动作再生,强化与形成动机。迁移学习,是指己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虚席的影响,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试误学习,是说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试误)过程而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点为中介,这个说法是在学习的联结理论中出现的。小明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逐步模仿而使自己获得榜样的行为,属于观察学习。因此,答案选B 。

8. 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

A.0.01

B.0.05

C.1.00

D.2.0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中的相关系数的理解掌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示相关强度,相关系数为0时,称为零相关,即毫无相关;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正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负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9. 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崇文馆、弘文馆,属同类性质的学校,其设立体现了当时学校教育的( )

A. 系统性

B. 等级性

C. 制度化

D. 专门化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等组成的中央官学的性质的了解程度。唐代对各级官僚子弟所能进入的学校等级有严格的规定,如国子学要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太学是五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四门学是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孙准入,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