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综合(管理学内容)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在西方早期管理思想发展史上,比较全面地阐释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的管理先驱是____和____。

【答案】亚当. 斯密

2.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具体内涵包括: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另外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有效性是指小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 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协调的有效进行所要运用的,在管理学范畴内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其任务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的行为准则。其特征包括:

①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②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

③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软性管理为主:

④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4. 参谋职权

【答案】参谋职权是一种有限度的、不完整的职权。从性质上说,参谋职权是一种顾问性的或服务性的职权,拥有参谋职权的管理者可以向直线管理者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但其本身并不包括指挥权和决策权。参谋职权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性的职权。一个组织机构在其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直线职权己不足以应付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时,就需要设置参谋职权。

(1)参谋的形式有个人参谋和专业参谋两种。个人参谋是直线人员的参谋和助手,为直线人员提供咨询,协助直线人员执行职责,最典型的例子是管理者的个人助理; 专业参谋常常是一个独

立的机构或部门,它往往聚合了一些专家,为各级直线主管提供专业性建议与服务。

(2)参谋和直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作为一个主管人员,他既可以是直线人员,也可以是参谋人员,这取决于他所起的作用及行使的职权。当他处在自己所领导的部门中,他行使直线职权,是直线人员; 而当他同上级打交道或同其他部门发生联系时,他又成为参谋人员。例如医院院长在医院内是直线人员,但在卫生局进行计划或决策而征询他的意见时,他便成为参谋人员了。

5. 领导力格理论

【答案】领导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倡导的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领导方式有多种,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 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或者以Y 理论为依据强调信任与激励。该理论设计了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从而生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6. 德尔菲法

【答案】德尔菲法是兰德公司提出的,又称专家调查法,是指采用通讯方法将所需预测的问题征询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

(1)应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的具体步骤是:①设法取得有关专家的合作; ②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分别告诉专家们,请他们单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实现新技术突破所需的时间作出估计; ③管理者收集并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再把综合后的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 ④让各位专家再次进行分析并发表意见。如此反复多次,最终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

(2)德尔菲法具有以下优点:①避免了集体决策中面对面的争论,有利于新的意见和看法讲出来; ②避免了面对面的集体决策容易形成的崇拜权威,服从权威意见,抑制创造性思维的缺陷,有利于名不见经传小人物的新思想、新观念的表达,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方案; ③能较好地使参与决策的每一个专家畅所欲言。

(3)德尔菲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的决策时间较长:②信息处理的工作量大:③不利于直接交流。

二、简答题

7. 控制的标准有哪些?

【答案】控制标准是指计量实际或预期工作成果的尺度,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的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控制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控制标准的分类

①定量控制标准与定性控制标准

定量控制标准是指可以用数字量化的标准; 定性控制标准是指难以定量化的标准。

②实物标准与价值(财务)标准

实物标准是一种非货币化的标准,用于反映定量的工作成果; 价值(财务)标准是用货币度量

的标准,具体又分为费用标准、资金标准和收入标准。

(2)有效控制标准的原则

①简明适用,即保证标准明确、不含糊,对标准的量值、单位、可允许的偏差范围等要明确说明,对标准的表述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含糊的、解释起来主观随意性大的控制标准是不利于控制的。

②协调。管理控制工作覆盖着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制定出来的各项控制标准不可相互冲出,应该彼此协调一致。

③可行且易操作,即标准的确定要客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使绝大多数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

④相对稳定,即标准要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要能用于一段较长的时间,即使有弹性,也是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变化。

⑤前瞻性。建立的标准既要符合现时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对控制指标的要求。

(3)确定控制标准的步骤

①确定控制对象

控制的对象包括:环境因素; 资源投入; 活动过程

②选择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是对计划目标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点,它们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 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

③制定控制标准

制定控制标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a.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资料以及同类企业的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来确定企业经营各方面工作的标准。

b. 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根据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文件或实物,评估计划期内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制定标准的方法。

c. 工程标准法

工程标准法是指在对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以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实测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计算确定标准的方法。

8.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1997年做的一次大型调查中显示(《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P. 123),

86. 2%的企业经营者们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好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

50. 7%“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为32.2% )。何谓领导班子? “好的领导班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领导班子是指一个组织的领导集体。

一个具有合理结构的领导班子,不仅能使每个成员人尽其才,做好各自的工作,而且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