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离子键
【答案】离子键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当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靠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而电子和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静电排斥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便形成离子键。因此,离子键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2. 晶面族
【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3. 成分过冷
【答案】成分过冷是指合金溶液在凝固时,理论凝固温度不变,过冷度完全取决于溶质成分的分布的现象。
4.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5. 上坡扩散
【答案】上坡扩散是指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的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
6.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
【答案】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不全位错是指柏氏矢量不等于晶体点阵矢量的位错。
二、简答题
7. 写出立方晶系中<110>和<123>晶向族所包含的所有晶向。 【答案】共6个晶向。
共24个晶向。
8. 请在Mg 的晶胞图中画出任一对可能的双滑移系统,并标出具体指数。
【答案】Mg 为HCP 结构,其滑移系统为
滑移系统:
图中标出一组可能的双
图
9. 纯铁在950°C 渗碳,表面浓度达到0.9%C,缓慢冷却后,重新加热到800°C 继续渗碳,试列出:(1)达到800°C 时,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2)在800°C 长时间渗碳后(碳气氛为1.5%C), 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并解释组织形成的原因;(3)在800°C 长时间渗碳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武汉科技大学2009研]
【答案】(1)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1所示。
(2)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2所示:。
图1 图2
800°C 时奥氏体的最大溶解度为0.9%C,表面渗碳体的形成:由于渗碳气氛为1.5%C, 大大超过奥氏
体的溶解度,因此表面将形成渗碳体。原有的奥氏体区在扩散中扩大,原有的二相区将完全消失。这是因为随扩散进行,奥氏体/铁素体边界奥氏体的碳浓度将增加,超过0.4%C不再与铁素体保持平衡。奥氏体中的碳将向铁素体扩散,当铁素体的碳浓度达到0.4%C后及转变为奥氏体。 (3)室温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3所示。
图3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