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809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述题
1. 企业的伦理行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企业的伦理行为主要体现在:
(1)企业对环境的伦理行为:环境保护、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对象、污染治理;
(2)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不歧视员工、定期和不定期地培训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善待员工等;
(3)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提供安全的产品、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提供售后服务、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及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力;
(4)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一种有序竞争。企业不能压制竞争,也不能搞恶意竞争。企业要处理好与竞争对于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5)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 将其财务状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给投资者;
(6)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讲伦理的企业要意识到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报给所在社区是其应尽的义务。
2.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一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型组织
①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②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
a. 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b. 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c. 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d. 传统组织主要担心的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主要担心的是不学习不适应。
e. 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f. 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控制别人;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标准
a. 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b. 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c. 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d. 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a. 自我超越; b. 改善心智模式:c. 建立共同愿景; d. 团体学习; e. 系统思考。
(2)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ch (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3)业务流程再造
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把再造定义为“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亡卜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上取得重大突破。”
“再造”首先确定公司必须做什么,然后确定它如何去做。再造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它应该做什么,即确定它能做得最好的是什么。之后确定需要做的事最好是由本组织来做还是由其他组织来做。采取再造方法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的缩小和外包业务的增多。
(4)核心能力理论
①核心能力理论的概念
核心能力理论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I}的战略应该建立在企欢的核心资源上。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按普拉哈拉得和哈梅尔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②企业核心能力须满足的条件
a. 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b. 不是物理性资产;
c. 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3. 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加工一般由哪些步骤组成?
【答案】信息的加工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
(1)鉴别。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可靠性的鉴别标准有:信息本身是否真
实; 信息内容是否正确; 信息的表述是否准确; 数据是否正确无误; 有无遗漏、失真、冗余等情况。鉴别的方法主要有:查证法,比较法,佐证法,逻辑法。
(2)筛选。筛选是指在鉴别的基础上,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筛选旨在解决信息的适用性问题,依据的是管理者的主观判断。鉴别中被确认可靠的信息,未必都被保留。筛选的依据是信息的适用性、精约性与先进性。筛选通常分四步进行:真实性筛选,适用性筛选,精约性筛选,先进性筛选。
(3)排序。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的活动。
(4)初步激活。初步激活是指对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的活动。
(5)编写。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认识。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
4. 何谓平衡积分卡? 如何运用平衡积分法方法进行管理控制?
【答案】(1)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2)运用平衡积分法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控制:
①财务方一面。财务衡量是其他几个衡量力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套平衡积分卡应该反映企业战略的全貌,从长远的财务目标开始,然后将它们与一系列行动相联系。其内涵是“要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应向股东们展示什么? ”
②客户方面。核心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客户回头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满意度和从客户处所获得的利润率。其内涵在于“我们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如何? ”
③内部经营过程。现在的内部经营过程往往是以销定产式,常常要创造全新的流程,它循着“调研一寻找市场一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轨迹进行。其内涵在于“我们的内部活动和流程能为顾客和股东创造价值吗? ”
④学习和成长。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信息系统和组织程序。其内涵在于“我们在不断学习、变革和改进吗?
5. 简述分预算和总体预算的关系。
【答案】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面对企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编制全面预算。分预算和总体预算的关系如下:
(1)分预算是按照部门和项目来编制的,它们详细说明了相应部门的收入月标或费用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