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8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13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19 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25

一、名词解释

1. 最惠国待遇

【答案】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简称MFN )

用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最惠国待遇可分为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前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后者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优惠,缔约国的另一方必须提供同样的补偿,才能享受。

2. 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

【答案】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是指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两国进行贸易时,在新的国际价格下,各自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两国进行交换。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使福利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提高就是分工所得。

3. 制造品贸易

【答案】制造品贸易是指对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加工,使其价值增值,最后将产品用于买卖的一种贸易方式。

4. 提供曲线

【答案】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其实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5. 拥挤成本

【答案】拥挤成本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成本。像任何其他人口增长一样,移民可能会带来与人口拥挤相连的种种外在成本,如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6. 外籍劳工

【答案】外籍劳工或外劳,是指不具其工作国家国籍的劳工。广义的说,外籍劳工可以包括很多人。最常见的说法,是指移动到另一个国家去寻求更好的工作的人。劳动力

流动的主要形式有移民和外籍劳工两种。一般来说,“移民”是指到别的国家定居,最终成为该国居民。而“外籍劳工”只是在别国临时工作。

7. 要素密集型逆转

【答案】要素密集度逆转是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种代表性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一旦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则要素均等化定理不再成立,因此,H-0理论不再成立。

8. 服务贸易总协定

【答案】WTO 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是规范服务部门国际化的综合性文件,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它通过制定规则解决各国在服务行业对国际贸易和国外投资管制的障碍。《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协定条款本身,又称为框架协定,二是部门协议,三是各成员的市场准入承诺单。《服务贸易总协定》本身条款由序言和六个部分29条组成。《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全球服务贸易,并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増长和发展中国家成员服务业的发展。协定考虑到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各成员对服务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鼓励发展中国家成员通过提高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更多地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二、思考题

9.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

【答案】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不妨以小国情形为例:

(1)出口品市场上,如图(a )所示,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

为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但生产者剩余増加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

社会总体福利増ABE 。

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2)进口品市场上,如图(b )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増加但生产者剩余减少社会总体福利增加

10.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 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3)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这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4)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5)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

(6)如果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分析关税(仍为3000美元)和配额(仍为150)对国内价格、进口量、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影响。

【答案】(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

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

(2)征收关税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 产量为国内消费

净进口15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厂商福利增加。

(3)因为在(2)中,需要进口的正好是150单位,因此,本小题国内价格、产量、贸易量和消费者福利与(2)相同,即,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 国内消费1740, 净进口150。厂商和政府的福利变动要视配额的分配方式而定。

(4)生产补贴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 产量为1590, 需求量为1800, 净进口为1800-1590=21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不变,厂商利润增加,政府收入下降。

(5)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那么一般来说采用给予生产补贴的方法,会使社会的福利净损失最小,所以建议使用生产补贴。在实践中的问题是政府的财政会遇到困难,所以尽管对社会有利的事,政府也不一定会做。

(6)相对于国际价格为10000美元时的情况,当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的时候,福利变化如下表所示:

消费

量所以净进口为300。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使得产品的价格更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