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3经济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判断题

1. 在费雪的两期消费模型中,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增加1单位将来消费必须放弃的现在消费的数量。( )

【答案】F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期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是增加1单位现在消费必然放弃的未来消费的数量。

2. 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答案】T

【解析】货币创造乘数公式为:。从公式可知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加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即分母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

3. 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状况,应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

【答案】T

【解析】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增加货币量会导致本币在一定程度上贬值,从而使得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币的汇率下降,从而本国产品价格相对于外国产品价格下降,这有利于出口,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 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则实行财政扩张有利于刺激需求,降低失业率。

4.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容易导致银行系统很快出现大面积坏账。( )

【答案】T

【解析】通货紧缩使得企业的产品普遍性滞销,收入状况恶化,影响对银行贷款的归还,从而使银行系统产生大面积的坏账,更有甚者,如果贷款抵押品因通货紧缩而价格下降到贷款额以下,可能会出现企业拒绝还款,银行只能靠拍卖抵押品收回部分额度的现象。

5.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

【答案】T

【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6. 计算GDP 折算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 而在计算CPI 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

【答案】T

【解析】GDP 折算指数计算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国国内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不包括从国外进口的物品和劳务; CPI 反映的是消费者消费价格的变化情况,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因此从国外进口的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也影响CPI ,应考虑进来。

7. 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答案】F

【解析】尸是总需求曲线的内生变量,尸变化只会使均衡点沿总需求曲线移动。只有外生变量(P 和Q 以外的变量)的变动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形状、位置的变化。

8. 自然失业率是不存在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

【答案】F

【解析】自然失业率指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摩擦性失业是指下人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中所产生的失业。自然失业率的计算中是包含了摩擦性失业的,而且自然失业率的计算还包括结构性失业。

9. 利用政策调节经济应该遵循规则还是应相机抉择,经济学家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

【答案】T

【解析】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政策有两个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经济政策应该根据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观点并不一直。

10.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小于1。( )

【答案】F

【解析】如果法定准备金率为r d ,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 ,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rd 倍。1/rd 就是存款创造乘数。由于法定准备金率r d 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创造乘数人于1。

11.如果LM 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

【答案】T

【解析】通常要增加就业就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IS 曲线右移,从而产出扩张。但是当LM 曲线垂直时,意味着IS 曲线右移只会使得其与LM 曲线的交点向上变动,即均衡利率增加,而不会使得均衡收入有所变化。所以财政政策无效。

12.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

【答案】F

【解析】一方面,增加储蓄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又会使得投资增加,进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很难说储蓄增加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或是减少。

13.假定某国为了把通货膨胀率从30%降低到5%,使得失业率从2%增加到了17%,且奥肯定

GDP 损失2个百分点,律表示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该经济中降低通货膨胀的牺牲率为1.2。

( )

【答案】T

【解析】失业率增加了15%,根据奥肯定律,GDP 损失了2x15%=30%,通货膨胀率降低了25%,所以牺牲率为30%=25%=1.2。

14.在费雪的两期消费模型中,利率上升意味着储蓄的回报率提高,但储蓄不一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 )

【答案】T

【解析】储蓄是否增加不仅取决于利率还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取决于利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低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储蓄会增加; 但对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则主要会发生收入效应,储蓄会下降。因此,当利率上升时,储蓄的变化方向不确定。

15.只有不存在任何失业时,经济才实现了充分就业。( )

【答案】F

【解析】充分就业并非完全就业,而是指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通常维持在4%-}-6%的水平)水平上的一种就业状态。此时,非自愿失业己经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范围内。

16.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

【答案】F

【解析】在固定汇率制、资本无限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起作用。

17.当物价下降时,LM 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

【答案】F

【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 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18. 合意资本存量是厂商愿意在长期中拥有的资本量,但它因人而定,目前没有评价标准。( )

【答案】F

【解析】合意的资本存量取决于资本的边际产出与资本的租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