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29软件工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确认测试计划是在( )阶段制定的。
A. 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B. 需求分析
C. 概要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B
【解析】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制定和确认,并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而不是等系统编码完成后才制订测试计划。
2. ( )是软件开发人员为用户准备的有关该软件使用、操作、维护的资料。
A. 开发文档
B. 管理文档
C. 用户文档
D. 软件文档
【答案】C
【解析】在软件工程中,文档用来表示对需求、工程或结果进行描述、定义、规定、报告或认证的任何书面或图示的信息。其中,用户文档是软件开发人员为用户准备的有关该软件使用、操作和维护的资料。
3. 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一般可用不同的层次名来描述。写法一般有两种:( )和并列。 A.
B. 嵌套
C.PAD 图
D. 循环
【答案】B
【解析】模块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嵌套和并列两种。嵌套指的是模块中包含另一个模块的内容;并列指两个模块并排排列,不分次序。
4. 对于不宜使用原型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较为模糊,对某种要求缺乏信心时,不宜使用原型
图
B. 用户不愿意参与开发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C. 用户的数据资源没有很好地组织和管理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D. 用户的软件资源没有被组织和管理起来的时候,不宜使用原型
【答案】A
【解析】适宜使用原型的情况:
开发周期很长的项目,通过原型开发来缩短开发周期。
系统的使用可能变化较大,不能相对稳定,而原型模型具有适应变化的机制。
用户对系统的需求较为模糊,对某种要求缺乏信心。
开发者对系统的某种设计方案的实现无信心或无十分的把握。
5. 重视软件过程质量的控制,其部分原因是,相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来说,过程质量的控制是先期的、主动的、( ),而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事后的、被动的、个别的。
A. 整体的
B. 系统的
C. 部分的
D. 可预测的
【答案】B
【解析】重视软件过程的质量是近年来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但不能把产品质量的控制与过程质量的控制相对立起来。重视软件过程质量的控制,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相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来说,过程质量的控制是先期的、主动的、系统的,而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事后的、被动的、个别的。
6. 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包括( )。
A. 效率
B. 规模
C. 完整性
D. 容错性
【答案】B
【解析】软件复杂性度量的方法是把程序的复杂程度乘以适当参数即可估算出软件中错误的数量以及软件开发需要用的工作量。定量度量的结果,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不同设计或两个不同算法的优劣,程序的定量的复杂程度可作为模块规模的精确限度,因此,规模可作为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
7.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
B. 判定表
C.PAD 图
D. 数据字典
【答案】C
【解析】进行需求分析时通常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工具有以下几种:
①数据流图。
②数据字典。
③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
8. 内容耦合指( )。
A. 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
B. —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
C. 通过一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用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
D. —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
【答案】D
【解析】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时,就发生了内容耦合。此时,被修改的模块完全依赖于修改它的模块。
9. 下列文档与维护人员有关的有( )。
A. 软件需求说明书
B. 项目开发计划
C. 概要设计说明书
D. 操作手册
【答案】C
【解析】在进行软件维护时了解原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是很重要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能准确地描述了对软件系 统的数据要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出错处理需求、接口需求、约束、逆向需求及将来可能提出的需求,对了解己有软件的总体情况有很大帮助。在对己有软件做重大修改之前仔细阅读、认真研究概 要设计说明书,可以避免许多修改错误。
10.软件项目管理是( )一切活动的管理。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过程
C. 模块设计
D. 软件生命周期
【答案】D
【解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都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而模块设计仅仅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一部分设计。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生命周期一切活动的管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