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633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典雅主义
【答案】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复古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它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练轻快,偶有花饰,但不拘于程式;以传神代替形似,是战后新古典区别于30年代古典手法的标志;建筑风格庄重精美,通过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典雅的安定感。典雅主义发展的后期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趋于历史主义,另一是着重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菲利蒲*约翰逊、斯东和雅马萨基。其中斯东设计的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于1961年获美国AIA 奖,是典雅主义代表作。
2. 巴黎歌剧院
【答案】巴黎歌剧院是建造于1862~1875年,由加尼埃尔设计的一座建筑。巴黎歌剧院拥有现代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建筑,但其外观采用了古典风格。正立面底层为传统的连拱券形式,二层有成对的壁柱装饰超大的开窗。窗户上设置了对称的山花装饰,并加入了一层装饰带,上面布满了各种装饰物,歌剧院顶部还被设计成了一个巨大的皇冠。
3. 高科技风格
【答案】高科技风格是应社会发展而生的一种现代建筑风格。现代社会以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也由此产生了高科技建筑风格。现代社会的高科技风格,以大胆使用先进的科学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为主,力求使建筑外表突出这些高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高科技风格的建筑使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建筑中涉及的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领先于时代的新建筑形象,向人们展示着未来建筑的走向。
4. 解构主义
【答案】解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建筑思想。其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建筑界也出现了解构主义风格,这种称谓相对于以前的结构主义而得来,其主要内容也是对以往稳定、均衡和有序建筑结构的颠覆,以一种不统一的、混乱的、中止的结构来改变以往建筑的形象。解构主义建筑理论也成为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问,不同的建筑师有不司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出现了埃森曼、屈米和盖里等解构主义建筑大师。
二、简答题
5. 简述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个特点。
【答案】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现代建筑派中欧洲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力,强调重视建筑的功能。他认为新建筑的五大特点有:
(1)底层的独立支柱。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腾空,留出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20世纪20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作。
6.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什么年代?各国的特点?代表作有那些?
【答案】(1)新艺术运动发生年代
新艺术运动发生于19世纪80年代,是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它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等都受到影响,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各国特点及代表作
①比利时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用铁来作装饰。其代表建筑是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②德国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主要据点在慕尼黑。代表作是奥尔布里希设计的路德维希展览馆。它的外观简洁,窗户很大,主要入口是一个布满了植物图案的装饰,反映了新艺术运动的特征。
③英国
英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作是麦金托市设计的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部分,反映了建筑功能同新艺术造型手法上的有机联系,当时的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也受到他的影响。
④西班牙
新艺术运动在西班牙的代表作是高迪设计的圣家族教堂、巴塞罗那米拉公寓。他以浪漫主义
的幻想塑性艺术渗透到建筑的三度空间内,还吸取了东方伊斯兰的韵味和欧洲哥特式建筑结构的特点,再结合自然的形式,精心地独创了他自己的具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
三、绘图题
7.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及外观
【答案】
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图
图 巴塞罗那德国馆外观图
四、论述题
8. 比较后现代主义与新理性主义。
【答案】后现代主义与理性主义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形成背景
①在建筑界,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批判现代建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主要出现在美国,新理性主义主要出现在欧洲;新理性主义产生的又一背景是战后意大利在政治领域始终难以建立一种稳定性,围绕大城市发展的城郊社区呈现无序状态。
②60年代末,向正统和权威挑战的反叛文化浪潮遍及西方世界,它一方面拓展了迈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信念破碎后的彷徨,甚至走向悲观主义。在这种危机中,建筑界又开始呼唤回归传统职业价值。由此,建筑师们便开始探索“回归秩序”的建筑,并很快引起了建筑界的关注。
(2)特点与核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