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理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1)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宣传的三元素

【答案】宣传的三元素包括事、理、情。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中,宣传者总是大量地选用事实。选用的事实应具有真实性、接近性和典型性的特征。理性宣传是指用理论、观点、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伦理等向社会作广泛传播,在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感元素要求宣传者在写作中尽可能地动之以情,使受众的心理产生强烈震动,受到感染,和宣传者产生感情共鸣。

2. 语言符号

【答案】语言符号(verbal )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或文化社群的经验,包括口语和文字两大部分。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 劳动界

【答案】《劳动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李汉俊于1920年8月15日发起创办的周刊,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读物。用通俗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劳动界》周刊内容设有演说、国内劳动界、国外劳动界、诗歌、小说、读者投稿等专栏。文章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以生动的事例揭露了资产阶级压榨工人的罪行,启发工人的觉悟,共出版了24册,1921年1月终刊。

4. 精准营销

【答案】精准营销是指商家把营销信息推送到商家所认定的目标消费者面前。这是理想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正在逐步实现这样的理想模式。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①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②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③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

5. 客观性报道

【答案】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记者应超然于所报

道的事情之外; 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操作方法有完整,即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 平衡,即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运用引语; 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等。

6. 宣传价值

【答案】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和时宜性。

7.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答案】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对现代世界新闻政策理念产生重大影响的宪法性文件。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美国联邦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没有将新闻出版自由等公民权利明确列入其中,遭到反联邦派的反对。1789年,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各州虽然均已接受宪法,但1791年又通过对宪法的10条修正案,后来称为《权利法案》,并成为宪法的一部分。《权利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指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自由。法案还规定个人自由权利,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会自由等。至此,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宪法的重要补充得以在书面上确立下来。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8. 内容分析法

【答案】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般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分析过程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9. 新闻失实

【答案】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事实不准确和不真实,或将带有偏见的解释编入新闻报道之中。以实际情况看,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因果不符。就其性质来说,新闻失实可分为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 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 也有编辑把关不慎,核对不严造成的。故意性失实是指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10.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目前人们所称的“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通讯作为新闻报道有其内在定规定性:第一要真实; 第二有时效性; 第三,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二、简答题

11.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将以何标准选择新闻?

【答案】新闻选择的标准是多样的,对任何新闻媒介来说,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都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

(1)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个新闻定义,所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为此,要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当作背景用另当别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①时新性—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即时间近、内容新。②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引起人们的关心。③接近性—地理上接近,读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本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生活有更直接的关系; 心理上的接近,有些事情虽然发生在远方,但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人事上有密切联系,远方发生的事情会引起公众感情上、心理上的共鸣。④显著性—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往往为世人所瞩目。⑤趣味性—通常说的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3)宣传价值。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①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②针对性。针对社会上的各种猜测、怀疑、歪曲、流言,选择事实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③普遍性。事实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对广大受众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指导作用。④典型性。事实不但要和作者想说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而且能够有力地说明观点,所选用的事例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使人口服心服。⑤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发表,才能够收到更大的宣传效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4)新闻法规。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最后一道关口,其目的是“去毒”,即把危害国家或人民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准公开传播。

某一事实在政治上、法律上容许不容许公开地传播是任何新闻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容许不容许的标准就是新闻法规。新闻法规一般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对新闻事业有强制性,目的在于约束新闻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