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员高度密集,人才高度集中的特殊文化群体,高校往往成为危机事件的易发区。近年来,关于学生人身伤害事件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与网络之上,诸如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害同窗案件,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女生宿舍楼火灾造成的死伤惨案,引起热议的河北大学的“李刚事件”等等。这些伤害事件的爆发一方面对高校的形象和声誉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当事学生自身及其家庭造成难以磨灭的伤痛。
学生的生命安全,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面对频发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倘若高校管理者没有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危机认识,疏于管理防范,听任事件发生再亡羊补牢、哪里着火再救哪里,甚至妄图隐瞒事件真相的话,我们所需要付出的血和生命的代价未免太大了。高校的快乐教育需要健康先行,健康的基本前提则是学生生命的安全。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本研究通过梳理危机管理及高校危机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以H大学的实证研究为例,对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选题的选题缘起、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界定和厘清文章核心概念的定义,探讨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的分类、特点、原则、阶段划分等问题,分析我国当前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的严峻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对H大学的实证调查,深入分析H大学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的现状,剖析其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探讨H大学学生人身安全危机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从社会、高校、高校相关部门三个层面探索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的对策,对如何加强现今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就社会层面而言所应采取的策略为,促进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的法制化进程,树立高校、社会、社区为一体的学生人身安全危机预防体系,加强高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就高校层面而言所应采取的策略为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小组,制定完备的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预案,建立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学生的日常人身安全危机教育。就高校相关部门所应采取的策略为,心理健康指导部门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手段,宣传部门应加大学生安全危机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高校安全文化氛围,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尽力解决就业困难,后勤部门应加强学生住宿、餐饮的管理力度,高校安保部门应切实担当起学生人身安全危机管理主力军的角色;第五部分则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