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

A. 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 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答案】D

【解析】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即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义务所做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②遵守学院管理制度;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⑤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 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 )。

A. 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了的发展

B. 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

C. 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

D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规范表述的假设,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①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③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 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3.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以及方法的运用和检验。他把这种思维称作( )。

A. 反省思维

B. 情境思维

C. 逻辑思维

D ,形象思维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杜威教育思想和“思维五步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包括经验情境的寻求、问题的产生、资料的占有和观察的开展、解决方法的提出、方法的运用和检验。其实,“思维五步法”是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从而求得一个新情境,解决困难、解答问题,杜威将这种思维称为反省思维。

4. 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

A. 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 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 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答案】D

【解析】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了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为《学校令》,其中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5年,由各府、县设置,归各府、县管辖; 后者修业2年,归文部大臣管理。高等中学分科,设有法科、医科、工科、文科、理科、农科和商科等,属于大学预科性质。

5. 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答案】A

【解析】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影响称为场独立性。题中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容易受老师的影响,应是场依存性。

6.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十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7.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1877【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

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8. 在苏湖教法分斋教学中,仍然注重传统经学学习的是( )

A. 经义斋

B. 治事斋

C. 体用斋

D. 儒经斋

【答案】A

9. 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

A. 毕达格拉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将“算术、几何、天文”三门课程列为了必须学习的科目。而柏氏吸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