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症医学(医学高级)题库>重症医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女性,80岁,反复胸闷、黑朦3年余入院。查体:BP130∕64mmHg,P4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置入右侧胸腔,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心率60次∕分。术后第3天,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右手后出现胸闷、黑矇,心率50次∕分。首先考虑诊断()。

A . 起搏器电池耗竭
B . 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
C . 阈值升高
D . 起搏器综合征
E . 慢性心脏穿孔

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机化演进期的完成时间是() 3天。 5天。 1周。 2周。 3周。 幼儿期年龄的划分应是() 出生到1岁。 出生到2岁。 1岁到3岁。 1岁到4岁。 2岁到4岁。 患者,女性,43岁,无原因出现四肢瘫痪1天,无大、小便障碍。查体:四肢肌力Ⅲ级,感觉正常,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阴性,血钾4.1mmoL/L,脑脊液蛋白1.Og/L,细胞数5×106/L,首先应想到的诊断是()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Guillain-Barre综合征。 周期性瘫痪。 急性脊髓灰质炎。 急性脊髓炎。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出生至脐带结扎时开始,至出生() 7天。 18天。 28天。 30天。 40天。 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有() 疼痛刺激。 感染。 休克。 失血。 组织液丢失。 患者女性,80岁,反复胸闷、黑朦3年余入院。查体:BP130∕64mmHg,P48次∕分,R2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置入右侧胸腔,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心率60次∕分。术后第3天,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右手后出现胸闷、黑矇,心率50次∕分。首先考虑诊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电极移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所致。移位后可表现为起搏失效。此外,由于上肢经常做规则摆动(如某种锻炼),在锁骨下及第一肋骨处常可引起导线断裂及绝缘层破损,以致产生局部肌肉因漏电而抽动,甚至完全起搏失效。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