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724建筑理论综合之建筑构造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通风隔热屋面的隔热原理的什么?有哪两处设置方式?
【答案】(1)原理
通风隔热屋面就是屋基本原则中设置通风间层,使上层到面起着遮挡太阳的作用,利用风压
作用中间层中的热空气不断带走,使下层板面传至室内的热量大为减少,以达到隔热降温的目的。
(2)设置方式
①在屋面上作架空通风隔热屋;
②利用顶棚内的空间作通风隔热层。
2. 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
【答案】墙身加固的措施和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门垛和壁柱
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②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①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底面平。
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可依据结构设置,在抗震设防区,外墙、内纵墙及内横墙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均应设置圈梁。
③圈梁与门窗过梁宜要统一考虑,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砌块墙中圈梁通常与窗过梁合并,可现浇,也可预制成圈梁砌块。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④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3. 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应如何确定?
【答案】(1)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 和梯井宽C 确定梯段宽度a ,
宽A 进行调整。
(2)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 , 和楼层平台宽以及梯段水平投影长度L 检验如不能满足,可对L 值进行调整(即调整b 值)。必要时,则
同时检验其通行能力是否满足紧急疏散时的人流股数要求,如不能满足,则应对梯井宽C 或楼梯间开间净
需调整B 值。
4. 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答案】(1)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
主要有黏土砖、水泥砖、大理石、缸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等。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①黏土砖地面
黏土砖地面用普通标准砖,有平砌和侧砌两种。这种地面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要求不高或临时建筑地面以及庭园小道等。
②水泥制品块地面
水泥制品块地面常见的有水泥砂浆砖、水磨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水泥制品块与基层粘结有两种方式:当预制块尺寸较大且较厚时,常在板下干铺厚细砂或细炉渣,待校正后,板缝用砂浆嵌填。这种做法施工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更换,但不易平整。城市人行道常按此方法施工。当预制块小而薄时,则采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好后再用水泥砂浆嵌缝。这种做法坚实、平整,但施工较复杂,造价也较高。
③缸砖及陶瓷马赛克地面
a. 缸砖又称防潮砖,是用陶土焙烧而成的一种无釉砖块。缸砖表面平整,质地坚硬,耐磨、耐压、耐酸碱, 吸水率小,可擦洗,不脱色不变形,色釉丰富,色调均匀,可拼出各种图案。缸砖背面有凹槽,使砖块和基层粘结牢固,铺贴时一般用水泥砂浆作为结合材料,要求平整,横平竖直;
b. 马赛克是以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小尺寸瓷砖,按一定图案反贴在牛皮纸上而成。它具有抗腐蚀、耐磨、耐火、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易清洗和永不褪色等优点,而且质地坚硬、色泽多样,加之规格小,不易踩碎,主要用于防滑卫生要求较高的卫生间、浴室等房间的地面。
④陶瓷地砖地面
陶瓷地砖又称墙地砖,其类型有釉面地砖、无光釉面砖和无釉防滑地砖及抛光同质地砖。陶瓷地砖色彩丰富,色调均匀,砖面平整,抗腐耐磨,施工方便,且块大缝少,装饰效果好,特别是防滑地砖和抛光地砖又能防滑,因而越来越多地用于办公、商店、旅馆和住宅中。
5. 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答案】(1)按墙所处位置及方向
①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
②按布置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
③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窗间墙和窗下墙。
(2)按受力情况分类
墙按结构竖向的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
(3)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类
墙体按构造方式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4)按施工方法分类
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6. 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
【答案】砖混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双向承重、局部框架承重几种方式。
(1)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纵墙承重方案是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2)两种方式相比较,前者适用于横墙较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后者的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房屋刚度较差。
(3)将两种方式相结合,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称为纵横墙承重。该方式可以满足空间组合的需要,且空间刚度也较大。
(4)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称为半框架承重。因其整体性差,现已少用。
7. 影响屋面排水坡度的因素有哪些?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注意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答案】“防排结合”是屋面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屋面排水利用水向下流的特性,不使水在防水层上积滞,尽快排除。
(1)排水坡度的影响因素
①防水材料尺寸大小的影响
a. 坡屋面的防水材料多为瓦材,如小青瓦、平瓦、琉璃筒瓦等,覆盖面积较小,应采用较大的坡度,一般为1:2〜1:3。
b. 平屋面的防水材料多为各种卷材、涂膜等,故其排水坡度通常较小。
②年降水量的影响
降水量大,屋面渗漏的可能性较大,屋面坡度就应适当加大。反之,屋面排水坡度则可小一些。
③其他因素的影响
屋面排水的路线较长,屋面有上人活动的要求,屋面蓄水等,屋面的坡度可适当小一些,反之则可以取较大的排水坡度。
(2)屋面排水坡度的形成
屋面排水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
①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是指屋面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一般用于坡向长度较小的屋面。为了减小屋面荷载,可用轻质材料(如水泥炉渣、陶粒混凝土等)或保温层找坡,坡度宜为2%。通常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宜小于2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