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712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影响偶合常数的因素是( )。
A. 浓度
B. 键角
C. 核磁共振仪的磁场强度
D. 温度
【答案】B
【解析】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偶合常数与外磁场强度元关,与样品的浓度和温度无关,但与分子结构有关。
2. 当QC 小组成员发生严重分歧时,应( )。
A. 鼓励他们为了小组的和谐忽略分歧
B. 收集数据以帮助决策
C. 小组内尽快投票决定
D. 寻求小组外部力量解决
【答案】B
3.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
A. B. C. D.
【答案】A 伸缩振动频率最低的是( )。 【解析】元素C 的电负性最弱,故诱导效应最弱。
4. 微溶化合物的水介质中的溶解度为( )。
(
A.
B.
C.
D.
【答案】C
)
5.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应用络合滴定法,做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 ,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
A. 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答案】C
6. 对某试样平行测定,得到结果如下:43.28%, 43.19%, 43.62%, 43.24%。在置信度为90%的情况下,四次测定的Q 检验值是0.76。问这些结果的最佳平均值是( )。
A.43.24%
B.43.33%
C.43.19%
D.43.28%
【答案】A
,决定43.62%是否应该舍去,再【解析】先用Q 检验检查43.62%是否为逸出值(或可疑值)
计算平均值。本题检查的结果为43.62%是逸出值,舍去后计算平均值得43.24。
7. 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答案】B
【解析】一般分光光度计由五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器。其中单色器是将连续光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波带的装置。单色光的组件主要包括光栅或棱镜、狭缝。
8. 在醇类化合物中,
( )。
A. 溶液极性变大
B. 形成分子间氢键
C. 诱导效应
D. 产生振动耦合
【答案】B
【解析】无论是分子间氢键或是分子内氢键的形成,都使参与形成氢键的原化学键的键力常数降低、吸收频率下降。但同时振动时的偶极矩加大,因而吸收强度增加,谱带变宽。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伸缩振动频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的原因是
9
,.(多选)下列溶液以NaOH 滴定或以HCl 溶液滴定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两个突跃的是( )。
【答案】ADE
【解析】先查出各物质的离解常数,用
判断。
10.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
A. 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
B. 焚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
C. 憐光波长小于焚光波长
D. 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焚光强度增强
【答案】B
【解析】A 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C 项,由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比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能量低,所以磷光的能量比荧光小,亦即磷光的波长比荧光长。D 项,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
来
二、填空题
11.原子结构为
该化合物0.025g 溶解在1.00L 它的基态的光谱项是_____。 【答案】 12.某化合物在A=38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
的溶液中,以lcm 吸收池测得A=0.760,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
13.具有共轭体系的化合物,其紫外吸收光谱随共轭双键数目的増多,最大吸收波长发生_____,且摩尔吸光系数_____。
【答案】红移;增大
14.用EDTA 滴定总量时,以_____作指示剂,溶液的pH 值必须控制在_____;滴定时,以_____作指示剂,溶液的pH 值则应控制在_____。
【答案】铬黑T ;pH 〜10;钙指示剂;(pH )12以上
15.原子吸收法是用_____作为光源的,它的阴极由_____元素的材料所组成的。该光源属于一种_____光源。
【答案】空心阴极灯;被测;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