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之外国造园艺术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

【解析】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一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

2. 《池上篇》序云:“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这是描写唐代(人名)_____所筑的城市私家园林_____。

【答案】白居易;履道里

【解析】白居易家住洛阳履道里,他就里造屋,邻屋造园,这是一座城市宅园,因没有名字,后人就因其所在,称其“履道里”。《池上篇》是一篇诗文,其序文详细介绍了原之地址、园之构成、造园布局原则及各景物的创作过程等。

3.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三大分支体系是_____、_____、_____园林。

【答案】江南;北方;岭南

4. 联合国组织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m2为最佳居住环境”的标准。

【答案】60

【解析】世界各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都十分重视城市绿地,把绿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联合国生物圈与环境组织就首都城市提出了“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人均60平方米,为最佳居住环境”的标准后,不少国家的城市纷纷进行园林绿地建设,使人、建筑、城市、自然融为一体。

5. 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__。

【答案】山庄

【解析】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在唐代称之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的也称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

6. 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天国”景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条河流。

【答案】水、乳、酒、蜜

【解析】典型的伊斯兰教园林,都由十字形的水渠划分成四块,中央是喷泉或中心水池,每

方的渠代表一条河,正是《古兰经》里的“田园”中的水、乳、酒、蜜四条河。水渠两侧是园路,四块花圃低于水渠和园路。园中草木丰美、花果繁密、水润荫浓、幽谧宁静。

7. 我国“园林”一词出现始于_____。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

【解析】我国“园林”一词的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有“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的描写,东晋陶渊明曾在《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有“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佳句,刘宋的沈约《宋志-乐志》亦有“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椟园林”的兴叹。这一时期的园林多指那些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乡间庭园。

8. 扬州画舫录记述了苏、杭州、扬州园林特点。杭州以_____取胜,苏州以_____取胜,扬州以_____取胜。

【答案】湖水;市肆;名园

9. 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__。

【答案】钱伯斯

【解析】威廉•钱伯斯勋爵,苏格兰建筑师、造园家。1740年至1749年间,威钱伯斯在瑞典东印度公司工作期间,曾多次往中国旅行,研究中国建筑和中国园林艺术。1757年钱伯斯出版的《中国房屋设计》是欧洲第一部介绍中国园林的专著,对中国园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流行起重要作用。

10.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___为中心布置景观。

【答案】北海;琼华岛

【解析】元代太液池只有北海和中海两部分,明代又开凿南海,于是形成了中、南、北三海,清代在三海中进一步兴建。由于三海紧靠宫殿,景物优美,所以成为帝王居住、游憩、处理政务等的重要场所。北海在三海中面积最大,形状不规则,琼华岛突出于水中,岛的面积较大,也相当高,用土堆成。

11.请写出任意两个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名称:_____、_____。

【答案】玄圃;湘东苑

【解析】南齐武帝之长子文惠太子笃信佛教,在建康台城开拓私园“玄圃”,园址地势较高,园内“起出土山池阁楼观塔宇,穷奇极丽,费以千万。多聚异石,妙极山水”。梁武帝之弟,湘东王萧绎在他的封地首邑江陵的子城中建“湘东苑”。

12.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_____、_____和平远。

【答案】高远、深远

【解析】宋朝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分析了山水画由于视点位置的变化所产生的高远、

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二、单选题

13.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著名离宫御园,尤以( )最为著名。

A. 南京中山陵

B. 承德避暑山庄

C. 紫禁城御花园

D. 沈阳故宫

【答案】B

,扩建承德避暑山庄,五十五年(1790年)完工。在园内增【解析】乾隆十六年(1751年)

建大量的景点,其中主要的36处是为“乾隆三十六景”。园外狮子沟以北、武烈河东岸一带,先后建成宏伟壮丽的“外八庙”,自北而东环绕避暑山庄有如众星拱月。

14.日本在学习和借鉴中国造园技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一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园林( )形式。

A. 人工山水园

B. 台地园

C. 枯山水

D. 风景式园林

【答案】C

【解析】枯山水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后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15.下列文献中,哪一项包含“课花十八法”的内容,其中“种植位置法”对种植设计的空间尺度、疏密、植物与环境关系等详加叙述?( )

A. 花镜

B. 园冶

C. 闲情偶记

D. 长物志

【答案】A

【解析】《花镜》于清代康熙27年刊刻出版,著者陈子,是一本观赏动植物的全书,共七卷。第一卷为“花历新栽”,第二卷为“课花十八法”,论述栽花的全部技术,如种植、分栽、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