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1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要说明版面语言。

【答案】版面所运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构成版面表现内容的特殊语言一一版面语言。版面语言就是指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构成版面空间的实体,也包括空间、布局结构、版面的变化等因素。其特点有:

(1)版面语言是具象的,诉诸视觉。读者在感知版面的位置、形状、色彩等时,就能同时理解它们的含义。

(2)版面语言是象征性的,它与语言不同,它所传递的含义不是实指的,而是以象征方法来表示的。版面语言的这些特性使得版面所进行的评价是比较含蓄的,而且因为很难进行抽象层面的分析、说理,评价也难免会缺乏深度。

2. 如何认识新闻稿的社会效果?

【答案】新闻的社会效果是极其复杂的,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性。根据不同的视角,可以对新闻的社会效果有不同的分类。

(1)以社会效果的性质来区分。有正面效果、负面效果、中性效果之分

正面效果一一即新闻能对读者、对社会产生良陛的积极影响。在我国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上述五个“有利于”即是正面效果的具体体现。

负面效果一一即新闻对读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不利的。如宣扬色情、暴力、迷信等新闻就可能产生此种效果。

中性效果一一即新闻对读者、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既无明显的积极意义,也无明显的不利影响。如某些趣味性新闻即属此类。

(2)以社会效果的主次来区分。有主效果、副效果之分

主效果一一即新闻可能产生的主导效果。

副效果一一即新闻可能产生的次要效果。

(3)以社会效果的表现来区分。有显性效果、隐性效果之分

显性效果一一即新闻所产生的效果是外露的,是短时期便能观察到的。如新闻告知一项新信息,可以很快被人所知晓; 新闻暴露一个街道不洁,可以很快受到有关方面重视,并得到修正,等等。

隐性效果一一即新闻产生的效果不是外露的,往往是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所觉察。潜移默化是此种效果常见的表现形态。比如。一个关于宣扬先进人物的新闻报道,其中的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