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881文学理论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共同语
【答案】共同语是在某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或国家共同语是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更高形式的通用语,这是有具体音值标准的、涵盖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变体的通用语。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的区别在于,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的通用交际语,而国家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
2.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3. 词语的替换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指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词语演变现象。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体禄”,包括“体米”和“体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
4.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5.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独立运用的构词语素。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二、简答题
6. 请解释语法成分、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形态、语法手段等术语的含义。
【答案】(1)语法成分:语法的功能单位即句子成分,也称作语法成分。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2)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一式和功能的。
(3)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记,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及各种语音形式。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4)形态:指词与词组合时间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5)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从语法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7. 文字对语言有什么影响?
【答案】(1)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可以把语言成分记录下来,一发即逝的现象可以变成固定的形体。这样一来,想对它进行锤炼、整理就很方便了。有些语言成分在口语中消失了,还可以保留在文字裹,若干年以后也还可以“复苏”,重新被人使用(当然含义可能变动)。
(2)有了文字以后,语言中便增添了书面语这一非常重要的存在形式。文字出现之后语言更加丰富、更加精密,人们在按照语言发展规律促进其发展方面,也越来越自觉了。
8. 什么是音节? 举例说明什么是音峰和音谷。
【答案】在听觉上白然感到的一个发音片段就是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最小单位。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都有一次紧张:或者先增强再减弱,或者一开始就是紧张的顶点,逐渐减弱。音节中紧张的顶点称作音峰,音节交界处是紧张的最低点,也就是前一次紧张过程完了将要开始后一次紧张过程的地方,这地方称作音谷。例如发汉语普通话的“干部”时,肌肉紧张两次,所以是两个音节; 两个音节的音峰落在[a]和[u]上,[n]与[p]交界的地方就是音谷。
9. 术语在词义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科学术语一般都是单义的,并且没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例如“政治”“原子”“分子”“元音”“辅音”“导弹”“火箭”等,这是科学术语的最大特点。但是每个科学技术部门本身都是一个系统,它所采用的术语因之也构成了一个系统。不同的科学技术部门采用同一个词为术语并不是术语的歧义的表现。
10.各种语言的语法的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案】各种语言语法的发展的共同特点有:
(1)语法中的任何演变都是缓慢的。新的语法成分的产生,或旧的语法成分的演变和消失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更不用说整个语法系统的发展了。
(2)语法的发展都有某种共同的趋向,即都是向着愈益精密和完善的方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规则,并且不断地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巨大成果,所以,语法必然向着愈益精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11.什么是构词法? 构词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法中的构词法是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构词法是丰富和发展词汇的重要手段。按照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附加法
作为构词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添加附加词素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用附加法构成的词是派生词。大多数语言用来构词的附加法有前加法和后加法两种。添加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前加法。例如汉语“第一”“老虎”等就是用前加法构成的。添加后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后加法。例如汉语“学者”“桌子”等都是用后加法构成的。
(2)复合法
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有词根词素的成分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称作复合法。用复合法构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汉语“辉煌”“璀璨”等。
12.同音词和同形词有什么区别?
【答案】同形词是书写形体相同的词,它可以是同音词,但也可以不是同音词。而同音词是某一语言的词汇中语音相同而意义小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好坏”的“好”
吃懒做”的“好”
前者念[rou],后者念[rau]。
13.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答案】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其材料基础不同:
(1)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音质音位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
和“好都同形而不同音。英语的"row" (排)和"row" (吵架)也同形而不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