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3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23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33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44

一、名词解释

1. 《自杀论》

【答案】《自杀论》是涂尔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涂尔干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涂尔十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涂尔干讨论了甲种自杀类型。第一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第二是利己性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三是失范性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涂尔十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2. 代差

【答案】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代差是

,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

化的扬弃。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不,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日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日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4.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5. 性社会学

【答案】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①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 ②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

,而是人所处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

的社会使然。

6. 文化

【答案】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力一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7. “二元”社会结构

【答案】“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8.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答案】(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含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9. 社区

【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以下四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

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10.惯习

【答案】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实践过程中持久潜

,即是对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

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二、简答题

11.社会制度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其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案】社会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1)家庭

家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由于婚姻、血缘或认领关系而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其成员长期在

一起共同生活,存在紧密的经济关系和特殊的情感交往。作为社会制度,家庭主要强调的是家庭成员的结合法则和活动规定,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家庭关系和家庭活动的规范体系。广义的家庭制度包括:①婚姻制度:②生育制度; ③狭义的家庭制度。家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性需求的满足与规范; ②种族的延续; ③社会化; ④情感的温暖; ⑤经济的合作。

(2)经济

①经济制度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制度化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对整个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制度。它有以下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a. 分工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条件;

b. 产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

c. 市场和计划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

d. 契约是经济制度的保障手段。

②因为产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产权的不同,将经济制度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a. 私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b. 公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c. 混合经济制度。

(3)政治

政治就像毛细血管一般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根本上影响着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权力分析的三种模式包括:①传统的利益一冲突模式; ②权威一合法化模式; ③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