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杀灭红细胞外疟原虫的药物为() 磺胺。 氯喹。 伯喹。 咯萘啶。 乙胺嘧啶。
男,56岁,尿频,夜尿增多1年,加重伴尿潴留1天,每晚小便5~6次,有尿流中断史,改变姿势后又能恢复排尿。查体:下腹膨隆,耻骨上区叩诊浊音。B超前列腺5.5cm×5cm×4cm,膀胱内有一2~4cm强光团,后伴声影。该病人最初出现的症状应是() A.尿痛。 B.血尿。 C.尿频。 D.尿急。 E.排尿费力。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8岁,足月妊娠分娩后1周,逐渐出现头痛,前额及头顶明显,多为胀痛,夜晚加重,伴呕吐,右下肢乏力。入院前1天出现全身抽搐2次,每次5分钟后清醒。既往体健。入院查:血压150/95mmHg,心律整齐,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视乳头边缘模糊,生理凹不清,余各对颅神经(-)。右下肢轻瘫试验(+),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全身深浅感觉正常。血、便常规正常,尿蛋白(+)。脑电图示额中央区高波幅θ活动。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针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是() A.个体化治疗。 对感染性病灶应积极抗感染和处理原发病灶。 抗菌素要及早、合理、剂量足够、疗程长。 尽可能做脑脊液及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非感染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症治疗、抗凝、溶栓治疗、预防并发症。
女性,23岁,患者每逢经期少腹疼痛,以胀痛和刺痛为主,按之不舒,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此患者经辨证后用哪组穴最合适()。 关元、气海、三阴交、并温灸。 关元、气海、足三里。 中极、次髎、地机。 关元、中极、公孙、太白。 以上都不是。
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主要为() 植物类。 抗代谢类。 细胞毒类。 金属类。 抗生素类。
鸡血藤的功效是()。